-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儿童食品安全现状
一、食品添加剂
儿童食品非法添加剂使用问题。 食品添加剂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例如 苏丹红、三聚氰胺、增味剂、亚硝酸盐、色素、抗氧化剂等各种化学添加剂有害健康的。
典型案列
儿童食品原料污染问题。在儿童食品的原料污染的各类案件中,以“婴幼儿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代替蛋白质”类事件最为瞩目临床试验证明: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氰胺可能对肾与膀胱产生影响,导致产生肾结石
二.一些蔬菜、水果中普遍残存化肥、农药等物质。一些菜农、果农为了增收往往使用高毒甚至剧毒农药来喷洒蔬菜水果,这直接导致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量超标三.果蔬催熟剂导致儿童性早熟
四.儿童食品有害包装:塑料高温时产生裂解的单体,金属材料中的重金属等都有可能通过包装转移到食品中去。在食品内混装玩具、卡片有碍食品卫生,对低龄儿童的牙齿、口腔、咽喉造成损害,甚至会威胁生命
五.制造、加工食品的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例如,用病死的家禽家畜加工熟肉制品;用“地沟油”加工油炸类食品
关键在于相关部门的不作为
然而现实的状况是儿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且问题不仅仅集中暴露在某一领域,而是暴露在儿童食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影响儿童健康十大垃圾食品
A. 油炸食品
B. 腌制类食品
C. 加工类肉食品( 肉干、肉松、香肠等)
D. 饼干类食品
E. 汽水可乐类食品
F. 方便类食品( 方便面和膨化食品)
G. 罐头类食品( 包括鱼肉和水果)
H. 话梅蜜饯类食品( 果脯)
I. 冷冻甜品类食品( 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
J. 烧烤类食品
我国儿童营养现状
我国儿童营养现状
(1)超重与肥胖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2)一些营养缺乏病依然存在。
(3)婴幼儿喂养状况不尽合理。
(4)儿童的膳食构成尚不尽如人意。
问题一:食品中的添加剂未引起高度重视。“三精”(糖精、香精、食用色精)
问题二:分不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不少家长往往分不清奶乳制品与乳酸菌类饮料
问题三:过分迷信洋食品。有关部门的抽查结果可以看出,进口儿童食品也并非100%完美
问题四:用方便面代替正餐。方便面经过高温油炸,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均严重不足,营养价值较低,还常常存在脂肪氧化的问题
问题五:过多吃营养滋补品。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是通过一日三餐获得的。各种滋补营养品的摄入量本来就很小,其中对身体真正有益的成分仅是微量,有些甚至具有副作用。
我国儿童食品十大问题
问题六:用乳饮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受广告影响,往往用“钙奶、果奶”之类的乳饮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给孩子增加营养。
?
问题七:用甜饮料解渴,餐前必喝饮料。甜饮料中含糖达10%以上,饮后具有饱腹感,妨碍儿童正餐时的食欲。若要解渴,最好饮用白开水
?
问题八:吃大量巧克力、甜点和冷饮。甜食、冷饮中含有大量糖分,其出众的口感主要依赖于添加剂,而这类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低,会加剧营养不平衡的状况,引起儿童虚胖。
问题九:长期食用“精食”。长期进食精细食物,不仅会因减少B族维生素的摄入而影响神经系统发育,还有可能因为铬元素缺乏“株连”视力。
?
问题十:过分偏食。儿童食物过敏者中大约30%是由偏食造成的。因为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使人体细胞发生中毒反应,长期偏食某种食物,会导致某些“毒性”成分在体内蓄积,当蓄积量达到或超过体内细胞的耐受量时,就会出现过敏症状。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运用营养学知识于实践中
预防儿童肥胖
1、克服儿童的惰性使其生活充满乐趣,不要使他们老想着吃。
2、尽量让孩子到室外多做些体力活动,这不仅可以增加能量消耗,防止肥胖,而且可以促进心血管功能。
3、培养孩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不要过量地让孩子进食。
4、大人不要暴饮暴食,否则儿童就要模仿。
5、不要用食品对孩子进行奖励或惩罚。
6、要限制孩子吃高脂肪食品和糖果、糕点,少吃荤油、肥肉。给孩子准备适量低热量的食品,如蔬菜和水果。
预防小儿营养不不良
1.大力提倡母乳喂养,自孕期即应做好准备。尤其是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更为重要。对母乳不足及无母乳者,应及时采用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并尽量用牛、羊乳或奶粉喂哺婴儿,及时添加辅食,尤其注意优质蛋白质的补充。 2.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保证小儿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适当安排户外活动及锻炼身体,从小养成不挑食,不偏食,少食零食的饮食习惯,可使小儿食欲旺盛,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
3. 合理安排进餐 :幼儿的胃容量相对较小、且肝储备的糖原不多,加上幼儿活泼好动,容易饥饿,故幼儿每天进餐的次数要相应增加:在1—2岁每天可进餐5—6次,2—3岁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