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好心办坏事
一、好心办坏事
违背自然规律(人对自然的无知,不尊重自然规律)
1、 例子: 在蛾子的王国里,有一种蛾子由于它的硕大和美丽,人们把它叫做“帝王蛾”。帝王蛾的幼虫是在一个洞口极其狭小的茧子中度过的,当它的生命要发生质变时,这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讲无疑成了鬼门关。那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能破茧而出,太多太多的幼虫在过鬼门关时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的悲壮祭品。有人怀了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弄得宽阔一些,便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于是,茧中的幼虫不用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但是,更为不幸的是,所有得了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成为“好心人”的牺牲品,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
议论: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成就双翼的关键所在。幼虫穿越的时刻,通过用力挤压,血液才能送达蛾翼的组织中去,使其两翼充血,帝王蛾的翅膀才能发育成熟。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了充血的机会,这样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绝缘。没有谁能施舍给帝王蛾一双振臂奋飞的翅膀!
2、 例子: 有个猎人上山打猎,见到一对老鹰正在追啄一只幼鹰,迫使幼鹰展翅飞翔,幼鹰被啄得遍体鳞伤,嗷嗷惊叫。猎人见了,愤怒不已:哪有母亲这样对待子女的?操起猎枪打死了这对老鹰,把幼鹰带回家养好伤,然后放幼鹰回到大自然中去,可是,这只幼鹰却因不能飞翔扑食而活活饿死。
议论:故事里,老鹰追啄幼鹰,表面上看是恶,而实际上为了幼鹰的成长。猎人好心救了幼鹰,却破坏了鹰的自然生态,间接害死了幼鹰。就像《自然之道》一课结尾处说道的:“人虽然是万物之灵,但当人自作聪明时往往都会适得其反”!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他告诫我们:要遵守自然之道,否则会好心办坏事。
3、 例子:庄子在《应帝王》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议论:这大概是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悖论”故事了吧,他们是古代的人———他们何止是人,压根就是神。神也犯这种错误,简直让人无语了!今天的人比古人聪明多了,聪明到根本不信神了,可今天他们仍然在重复这种荒唐事。有些错误,后果不太严重,我们可以忽略了,可有些错误简直就是在毁灭我们生存的根本,我们应该立即警醒。比如说我们改造自然,是为了让我们人类生活得更好,为了实现这个美好的目的,我们动员了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向地球庄严开战,向自然无度索取。可我们发疯式的征服自然的结果是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现在出现的冰山消融、海水上涨、气候异常、空气污染、污水横流,以及各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流行病、传染病,无不与人类所秉持的“人定胜天”这种愚蠢的狂妄有关。人类这样虐待自然的结果给自己带来好结果了吗?我们期待的幸福生活是离我们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了?在我看来,如果我们不认真地反省人类自身的发展模式,怎么能过上幸福生活??
开头:
一直以来,好心都会受到各方的称赞,行善仿佛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然而,有时候好心不仅办不了好事,甚至还会害了对方。如小岛上的游客赶走老鹰,助小乌龟顺利下海的故事就是例证。游客帮助了小乌龟,做了好事,但他扰乱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因此害死了万千条可爱的小生命。
爱有时也是一种伤害——家庭教育
例子:1、 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说的是中国古时候,有一个从小被母亲溺爱娇惯的少年,临刑前要求再喝一口母亲的奶,他妈妈解开衣襟喂他,这少年一口把母亲的奶头咬下。这位少年把母亲的奶头咬下,是恨母亲的溺爱娇惯害了他。 2、 著名的伊索寓言里有主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偷窃的少年犯被当场捉住,犯缚了双手,被牵到刽子手那里。疼爱孩子的母亲跟在后面,捶胸恸哭。儿子回转身来,说要对她说句心里话。母亲走近去,想不到却被儿子一口把耳朵咬了下来。母亲骂儿子大不孝,犯了罪还不够,又把母亲的耳朵咬下来。那少年犯说:“假如我初次犯偷了同学的写字板拿去给你的时候,你打了我,那我何至于胆子越来越大,被牵去处死呢!” 3、 《古今谭概》一书中有一个寓言故事,翠鸟为避免灾祸,开始把窝筑在树的高处。孵出小鸟以后,它很喜爱,生怕小鸟从高处的窝里掉下来摔死,于是把窝向下移了移。等小翠鸟身上长出了羽毛,非常漂亮,它更是加倍喜爱,越发怕小翠鸟摔下来,又一次向下移动鸟窝,移到离地面很近的树杈上。这样,翠鸟放心了,然而当路过树下的行人发现小翠鸟时,稍一举手便把小翠鸟掏走了。 4、 巴尔扎克笔下又这样一个故事,面粉商人高老头十分娇惯女儿,他把大部分财产作了陪嫁,让女儿挤进商流时候,过贵妇人的奢侈生活。为使女儿们快活,他替女儿的情人还了债,帮助女儿与人通奸。可是,出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