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技术 第一节 实验动物定义及 常用实验动物特性 实验动物的定义 广义的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包括用于各种目的的动物,包括科学研究、生物和化学制剂产品质量检查、环境卫生监测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试验。 狭义的实验动物,则限于经人工饲育的动物,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测等实验。主要是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家兔、猫、犬和猴等 常用实验动物特性 小白鼠 大鼠 豚鼠 家兔 犬 鸡 猪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遗传控制与微生物控制 一、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 近交系动物(inbred strain animals) 杂交群动物(hybrid animals) 突变系动物(mutant stain animals) 封闭群动物(closed colony animals) 二、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控制 普通级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s) 清洁级动物(clean animals)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free animals) 无菌动物(germ-free animals) 悉生动物(gnotobiotic animals) 第二节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 1988年,国家科委《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1998年,卫生部《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 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实验动物国家质量标准》 实验动物饲养的物质环境条件:包括动物房舍大小、温度、湿度、照明、空气、地面、噪音等 建筑要求 饲料和饮水 垫料 饲育器材 卫生管理 防疫 一、建筑要求 第四节 常用动物实验技术 1.实验动物的捕捉与保定 2.分组编号和标记方法 3.实验动物被毛去除方法 4.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5.实验动物采血方法 6.实验动物给药方法 7.实验动物体液采集方法 8.实验动物的安乐死 9.实验动物的动物保护 课后复习题 按微生物学控制程度由松到严,将实验动物分为 哪几类。 实验动物通过注射方法给药的方式有哪些。 按遗传质量控制可将实验动物分哪四类。 对实验动物小白鼠采血的方法有哪些。 名词解释: 无菌动物,SPF动物,悉生动物,近交系动物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