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齐一万物,莫强分别 弟子问:“人与天地相比,谁大谁小,谁贵谁贱?”庄子道:“人成形于天地,受气于阴阳,立于天地之间,犹如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一般,实在太渺小了,又凭什么自尊自大?计四海之位于天地之间,不似蚁穴之在大漠中乎?计中国之在海里,不似小米粒之在大仓库中吗?天地万物无数,人不过是其中之一;人与万物相比,不似毫毛之在马体乎?” 逞能辩论,终于徒劳 弟子问:“辩论可否确定是非?”庄子答道:“假使我与你辩论,你胜了我,你就果真是,我就一定非吗?我胜了你,我就一定是,你就一定非吗?我俩有一个是,有一个非吗?亦或都是,亦或都非吗?我与你无法判断,则人各执己见,有所不明也。那我们请谁来订正呢?请意见与你相同的人来裁判,既与你相同了,怎能判定呢?请意见与我相同的人来裁决,既与我相同了,怎能判决呢?请意见与我你都不同的人来裁决,既与你我都不同,又怎能断定你我究竟谁是谁非呢?请意见与你我都相同的人来裁决,既与你我都相同了,又怎能裁定?那么我与你与人都不能确定谁是谁非,再又靠谁来判定呢?” 无用之用,方是大用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特别显眼。但见这树:其粗百尺,其高数千丈,直指云霄;其树冠宽如巨伞,能遮蔽十几亩地。庄子忍不住问伐木者:“请问师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无人砍伐?以至独独长了几千年?”伐木者似对此树不屑一顾,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作舟船,则沉于水;用来作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作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作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 全球12—翌年2月平均降水量分布(Moller,1951) 全球6—8月平均降水量分布(Moller,1951) 气候分异 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是决定气候分异的基本依据。由于气温和降水具有一定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决定了全球的气候也呈现出一定的地带性、非地带分异规律,具体体现在各气候带气候型的分布上。 气候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加热不均,以及由此产生的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导致气候类型普遍具有沿纬度更替的趋向,即世界气候的基本规律——地带性规律,又称纬度地带性规律。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分异是以热量分异为基础,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因素,又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气候的地带性,而呈现出一定的非地带性规律(非纬度地带性),包括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带性。 气候类型图(据刘德生)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比较 海洋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 气温 1.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比较小。冬暖夏凉,冬季比同纬大陆上暖,夏季比同纬大陆上凉 2.最热月、最冷月出现的时间落后,在温带地区,最热月出现在8月,最冷月出现在2月 3.秋温高于春温 1.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比较大。冬冷夏热 2.最热月、最冷月出现的时间提前,在温带地区,最热月、最冷月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 3.春温高于秋温 降水 1.降水量大 2.全年分配均匀 3.年际变率小 1.降水量少 2.主要集中在夏季 3.年际变率大 4.对流雨多发生在夏季午后 其他现象 1.湿度大,云量多 2.雾日多,多平流雾 3.日照百分率小 4.风速大,日照变化不明显 1.湿度小,云量少 2.雾日少,多辐射雾 3.日照百分率大 4.风速小,日变化显著 长白山北坡的垂直气候带和自然带 高耸庞大的山地对气候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高大的山地阻碍了气流的运动,成为气流运动的屏障,出现一山之隔气候迥异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山地周围地区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另一方面,高大山体本身在不同高度上,气温和降水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水热特征,导致山地气候呈垂直方向的变化,即气候的垂直带性,形成特殊的气候类型——高山气候。 中国土壤水平分布示意图 原理5:外驱动力对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地壳运动既是地貌的内营力基础,又是形成地表复杂多样景观的重要地质因素。尽管地理学不研究地壳是如何运动的,但却关注地壳运动的地理环境效应。比如印度洋板块推动青藏高原隆起,对于地理学家而言,我们虽然不研究青藏高原隆起的机制,而把它看成是既定的事实,但关心它隆起而引发的地理环境变化,比如对中国地貌、气候、水文的意义。 板块碰撞示意图 原理6: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是形成地表特性的一种基本自然过程 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是基本的地表过程,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地表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的基础,土壤侵蚀则是土地生产力损失的直接因素,而搬运和堆积却是河口地貌、冲积平原、洪积扇等形成的基本因素。所以,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是地貌形成的外营力因素。进一步讲,地貌会在不同尺度上对气候产生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