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新星爆发 爆发过程 主序星 超红巨星(中心30亿度,形成铁核) 白矮星状态铁核 如铁核 会突然坍缩,0.1秒内 升温达50亿度(形成中子态) 非中子化外层坍缩砸在核上,发生反 弹,即超新星爆发 中子星或黑洞 (3)超新星与地球 构成固体行星的重元素是超行星爆发的产物,爆发时抛入太空,被恒星吸引,聚集成行星。 (4)中国现代对超新星的观测 北京天文台,李卫东 (5)是否存在夸克星或奇异星 对中子星的疑问: 为何观测到的脉冲星质量均在 左右? 是否存在其他致密星? 有人认为中子态并非基态,基态是奇异夸克态 中子星 夸克星(中心是夸克汤) 为何钱德拉塞卡极限与奥本海默极限接近? (6)黑洞的形成 奥本海默极限 ~ 坍缩星体质量 奥本海默极限 物质坍缩进引力半径 黑洞 惠勒反对;内爆模拟证明奥本海默对! 离我们最近的恒星 南门二(半人马座 ) 三合星(聚星),其中A、B星相互较近,较亮,4.35光年;C星(比邻星)4.28光年。 牛郎星距地球16.5光年, 织女星距地球26.3光年, 牛郎距织女16光年。 1834年发现,天狼星位置有周期变化,28年后发现伴星, ~2.5吨/cm3 白矮星,2万度 (2)白矮星的形成 主序星(100亿年) 红巨星 白矮星 中心1500万度 H He (外层膨胀) H He (内核收缩, 温度达1亿度) He C、O 聚变: He C , O 100万年 氦闪: 未发现 1刹那=1念=0.018秒 1瞬间=20念=0.36秒 1弹指=20瞬间=7.2秒 1罗预=20弹指=2.4分 1须臾=20罗预=48分 1昼夜=30须臾=24小时 中心部分聚变成C、O之后,红巨星继续膨胀,抛出的气体形成行星状星云。 红巨星外层新生成的C、O不断落向星体中心,终于导致内核坍缩成为白矮星。 (3)白矮星的原理与演化 白矮星的支撑力:泡利斥力 电子自旋 泡利不相容原理 电子自旋 ——乌伦贝克,高斯密特(爱仑菲斯特) 1925 (泡利的失误) 白矮星大量存在 白矮星靠电子间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斥力支撑 白矮星的结局——黑矮星 (4)钱德拉塞卡极限 1934年提出(24岁) 爱丁顿反对! 爱因斯坦也不赞同。 1983年(73岁)获诺贝尔物理奖! 四、中子星与脉冲星 (1)中子星的预言 中子的发现 玻特(1930) 约里奥夫妇(1931) 查德威克(1932) 中子星的预言 朗道(1932) (几乎与钱德拉塞卡同时指出,白矮星有质量上限,结论相似) (2)奥本海默极限 中子星 继续坍缩(1939年) 奥本海默极限 约 中子星密度 1~10亿吨/cm3 (3)脉冲星的发现 休伊士,贝尔(1967) 巡天观测,“小绿人” (4)脉冲星就是中子星 中子星磁场极强 自转轴与磁轴不重合 自转极快(恒星收缩时角动量守恒) 660转/秒 (5)中子星的构造 中子星就像一个大汤姆孙原子 中子星可以看作周期表中的稳定岛? 表面没有山峰 表面大气层厚度0.1~10cm 表面温度1000万度 五、超新星爆发 (1)最早的超新星纪录 公元1054年,金牛座超新星爆发,23天白日可见,2年晚上仍可见。 蟹状星云(1731年发现) 1731年,英国的一个医生发现蟹状星云。 1919年,认识到蟹状星云为1054年超新星爆发遗迹。 1928年,测出膨胀速度1100公里/秒,认识到中心小暗星为爆发残留物。 1968年,发现小暗星是脉冲星。 结论:超新星爆发 中子星(脉冲星) (2)超新星简介 银河系平均 4 颗/百年 1天发的光=太阳1亿年发的光 第六讲 白矮星、中子星与黑洞 赵峥 北京师范大学 一、历史上的黑洞 二、恒星的演化 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