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退学创业历经坎坷终成功.docVIP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退学创业历经坎坷终成功

大学生退学创业历经坎坷终成功 大学生退学创业历经坎坷终成功 我性格就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你让我去上班,不适合我。我觉得这样过日子很颓废,斗志、激情都没有了,我无论如何还是要去创业。这就是24岁的创业大学生李君说出的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的创业故事。 从当初的骑着自行车到处拉业务的学生兼职中介,赚得第一桶金,到倾其所有积蓄投身电子商务互联网,不到一年失败,再到现在筹备回农村再次起步,只有24岁的李君说自己从20xx年开始创业,几乎没有一天睡舒坦过。 第一次被迫创业曾被中介骗光生活费 李君1985年出生在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一户农家。家里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仅靠微薄的土地上收入。李君上中学时住校。每周上学前,他都自带米蒸饭,配菜就是家里炒的泡菜。这样的环境下,李君一直坚持到高考,考上了电子科大成教计算机专业。 城里生活并不像农村,一针一线都需要开销,让李君生活压力非常大。不认识一个朋友,也没有亲戚。孤立无援,我就试着在外面去找份工作。可李君说,就是想周末找个工作。当时,火车北站、梁家巷一带招工很多,可全是中介。结果,基本上每个月的生活费都被他们骗光了。李君说,算了一笔账,一年骗的钱都有三千多块钱。但我总是不服气,总是抱着一丝希望。从来没在那儿找到过一份工作。后来我也死心了。创业开学生兼职中介 面对现实生存,李君不得不自己出去找工作。至少找份发传单的工作,不通过中介。李君回忆当初自己找工作的情景时,自己都会笑起来。当时身上穿了一件老款西服,下面配牛仔裤,一双运动鞋。到了公司,保安把他拦下,门都不让进。有一个公司,去了十八次都没进到门。李君说,从农村出来的,根本就不晓得什么叫形象。 最后咬了咬牙,拿了大半个月生活费一百多元去买了套西服。没想到,这次保安准许他进门,还帮他联系专管营销策划人。通过交谈,他发现其实很多工作都有发传单,招大学生兼职的机会。为什么我不去给这些学生服务,提供线索呢。一时突发念头让李君思想有了转变。他说,我至少不得骗学生。 纯粹是挣辛苦费,吃点差价。李君说,当初自己做中介公司,基本都是靠信息,劳务差价,获取纯利润。记得最清晰的一次,为了挣两百元钱,凌晨两点过下大雨骑车去拉业务。当时衣服里全是水,近视眼镜上全是水和雾,只能看到一米远的东西。为了这些事情,我掉了无数次眼泪。 就这样,李君在大二阶段首次创业。团队七八个人,来自川内各个高校,一年挣了十万元。 第二次懵懂创业放弃学业搞电子商务 大学生兼职中介在一年多的时间红火起来。李君心也大了,想要拓展学生市场。对其他领域不熟悉,只能针对学生市场,增加其市场厚度。于是,李君和当初兼职中介的创业者在学校周围开店,做起了学生市场的电子商务。而这时,李君做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决定——退学。 第三年学费我就没交了。精力有限没有办法兼顾,必须要放弃某样东西。瞒着父母,李君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创业中。 三次面谈吸引百万风投 进入互联网领域,当初兼职中介赚的十多万全部投了进去,还找来了风险投资。是风险投资主动找到我们的,他晓得我们有资源,对学生群体了解。和风投老板只见了三次面。第一次,我拿着商业计划书直接给他描述了项目情况,说你有需要联系我们。隔了一个星期,他打电话给我,叫我去谈细节,第三次我们签合同。一共100万,分三个阶段投入。 拿到风险投资,起步还是很艰难,主要靠几个兄弟去外面跑业务。项目非常烧钱,钱用得相当快。搭建技术平台,花了三个月时间,下了5万的血本,还不包括买服务器、设备。而开销最大的还是宣传费用。李君说,为了让人知道,必须在学校支助一些社团,印刷海报,赞助学生活动晚会,组织演讲。风投撤资创业失败 说实话,我们这条路都还没走顺,就夭折了。李君总结说,项目进行到六七个月时,风投突然撤资。给风投做工作,但也只得到遗憾的回答, 资金遇到一些问题,鞭长莫及。 李君说,自己的钱全部用完了,风投撤资,当时真的想从办公楼往下跳,想死的心都有。风投撤资后,李君和一同创业的伙伴坚守,一直拖着。也试着找投资,但看到项目要死不活的,没人来搭理。磨了三个月,8个人每天生活就是20元,每人3元盒饭。 后来,李君找到工作伙伴说,还是散了吧。上班的上班,读书的读书。 做了那么久也没有进展,疲惫的李君想稳定下来,用自己的经历给别人打工。李君先到了一朋友的餐饮公司搞策划。随后又跳槽到一广告公司,负责客户资源管理。收入近万元。但是我觉得这样过日子很颓废,斗志激情都没得。我还是要去创业。第三次创业 地震后,李君回了次老家。尽管老家生活有所改善,但仍旧贫困和落后。家乡的情景触动自己回家乡创业的念头。但是父母和女朋友都有些不解。不要认为农村很穷,也不要认为城市很安逸,你要看到未来。慢慢的开导工作,李君渐渐说通了父母和女友。 根据初步想法,他想办一家蔬菜深加工厂需要投入100万,自己掏空也只有30万,这让李君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