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2 细菌培养实验 培养基培养 实验3 S型菌的无细胞抽提液试验 结论: 以上实验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在其细胞内可能存在一种具有遗传转化能力的物质,它能通过某种方式进入R型细胞,并使R型细菌获得表达S型荚膜性状的遗传特性。 结论 以上结果表明,只有S型菌的DNA才能够将肺炎链球菌的R型转化为S型;而且DNA纯度越高,其转化效率也越高,直至6X10-8g的纯DNA时,仍能够保持转化活力。 有利地说明, S型菌转移给R型的绝不是遗传性状(在这里荚膜多糖)的本身,而是以DNA为物质基础的遗传信息。 结论 以上两组实验可清楚看到:在噬菌体感染过程中,其蛋白质根本没进入宿主细胞。进入的只是DNA,但却有自身的增值、装配能力,最终会产生大量既有DNA核心、又有蛋白质外壳的完整子代噬菌体颗粒。 这有利地证明,在其DNA中,存在着包括合成蛋白质外壳在内的整套遗传信息。 高度重复序列:在基因组中重复频率高,可达百万以上,因此复性速度很快。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随种属而异,约占10-60%,在人基因组中约占20%。 高度重复顺序的功能a.参与复制水平的调节:常存在于DNA复制起点区, 或是一些蛋白质(包括酶)和DNA的结合位点; b.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可以转录到核内不均一 RNA分子中,而有些反向重复顺序可以形成发夹 结构,这对稳定RNA分子,免遭分解有重要作用;c.参与转位作用:几乎所有转位因子的末端都包括 反向重复顺序。 d.与进化有关:不同种属的高度重复序列的核苷酸序列不同,具有种属特异性; e.同一种属中不同个体的高度重复序列的重复次数不一样,这可以作为每一个体的特征,即DNA指纹。 f.α卫星DNA成簇的分布在染色体着丝粒附近,可能与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配对有关,即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联会可能依赖于具有染色体专一性的特定卫星DNA顺序。 中度重复序列:大致指在真核基因组中重复数十至数万(105)次的重复序列。其复性速度快于单拷贝顺序,但慢于高度重复顺序。少数在基因组中成串排列在一个区域,大多数与单拷贝基因间隔排列。 功能:与组蛋白的合成有关,DNA复制时,组蛋白也要成倍增加,而且往往在DNA合成一小段后,组蛋白马上就要与其相结合,这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合成大量的组蛋白,因而需要有大量的组蛋白基因存在。 单拷贝序列:在单倍体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或数次,因而复性速度很慢。单拷贝序列在基因组中占50-80%,如人基因组中,大约有60-65%的序列属于这一类。 功能:单拷贝序列中储存了巨大的遗传信息,编码各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目前尚不清楚单拷贝基因的确切数字,但是在单拷贝序列中只有一小部份用来编码各种蛋白质,其他部份的功能尚不清楚。 顺反子(cistron):即结构基因,为决定一条多肽链合成的功能单位,约1000bp。 1955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本泽(Benzer)通过对大肠杆菌的噬菌体T4的rII区基因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基因内部的精细结构。提出了基因的顺反子概念。 在原核细胞中,通常是几种不同的mRNA连在一起,相互之间由一段短的不编码蛋白质的间隔序列所隔开,这种mRNA叫做多顺反子mRNA。这样的一条mRNA链含有指导合成几种蛋白质的信息,称为多顺反子。 单顺反子(monocistron):真核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即一种基因编码一种多肽链或RNA链,每个基因转录有各自的调节元件。 质粒载体pBR322是研究得最多,使用最早且应用最广泛的大肠杆菌质粒载体之一。符号质粒载体pBR322中的“p代表质粒;“BR”代表两位两位研究者Bolivar和Rogigerus姓氏的字首,“322”是实验编号。 pBR322是一个人工构建的重要质粒,有万能质粒之称。它是由pSF2124、pMB8及pSC101三个亲本质粒经复杂的重组过程构建而成的。 第一个优点:大小为4361bp,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第二个优点:它带有一个复制起始位点,保证了该质粒只在 大肠杆菌的细胞中行使复制的功能。 第三个优点:具两种抗生素抗性基因—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和四环素抗性基因,供转化子的选择标记。 第四个优点:具有较高的拷贝数,经过氯霉素扩增以后,每 个细胞中可累积1000-3000份拷贝,该特性为重 组体DNA的制备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由于其为人工构建质粒,虽然带有抗药性基因,但已不能在自然界的宿主细胞间转移,同时应用安全菌株,亦不会引起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 转座因子广泛存在于真核与原核细胞中,由美国遗传学家Barbara MeClintock首先在玉米中发现的,借此或1983年诺贝尔奖。 原核微生物中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