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艺术技巧之用典研讨.ppt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艺术技巧之用典研讨

* 诗歌鉴赏艺术技巧之用典 一、用典 1定义: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引用既往的故事,借此类比现实,或引发联想,使语意更丰盈、更深厚 。 2分类: (1)用事: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 举人事以征义 (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引用现成的辞语,借此明证事理,或概括形象,使用语更清幽、更委婉。 引成辞以明理 3艺术效果: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余韵盎然、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答题模式: 1、点手法。 2、用了…的典故或化用了…的诗句 3、写出了…或表达了…情 4、使诗歌言简意丰、余韵盎然、耐人寻味 例一: 扬 州 慢 姜夔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住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馀,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答:用典,“过春风十里”化用了杜牧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与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尽荠麦青青”形成对比,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例二: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问: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用典,用了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典故,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练有意味,颇显豪气。 例三: 日暮倚杖水边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唯有彼沧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问:颔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用典,用了屈原、白居易的典故,借古人写出了自己遭受冤屈、谪官异乡的心情。 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 首联点明地点和心绪,水国即蔡州,秋风飒飒,万物萧疏,被秋风轻轻“摇落”的自然是片片黄叶,联想到自己如同黄叶般枯萎飘零的身世和命运,“日落倚杖水边”的诗人,怎能不思潮如涌,心乱如麻呢? 颔联引用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以自况,正直爱国如屈原,忧国忧时如白居易,皆免不了见逐黜放的命运,何况自己? 颈联直接怒斥那帮专门罗织罪名、陷己于不义之地的奸佞小人,尽管他们陷害忠良并且得逞于一时,然而天理自在,道义犹存,苍天有知。 但现实终归是严酷的,尾联坦露了作者在奸佞当道、君主寡恩、伸冤无望、前途渺茫的事实面前的低沉情绪。如今作者几经折磨,“苍颜华发”经历了这些痛苦之后,即使辞官归隐,作者也嫌太迟,何况是获罪之人并无辞官之自由,更深一层写出了自己贬官失意的懊悔心情。 例四: 如梦令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问:最后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说是梨花,但不是;说是杏花,也不是; 颜色红白相间,此花的风韵别具一格,超凡脱俗! 还记得吗?在武陵的那一醉?(这就是《桃花源记》武陵源的桃花阿!) 答:用典,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 例五: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用典故,用汉文帝召见贾谊的故事,讥讽当朝不用贤臣,抒怀才不遇之恨。 由于是用汉代之事讥讽当朝, 因此也是借古讽今的手法。 *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