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遴选公选考试历史公开课之11清朝高官名臣缘何搞政治信息腐败
遴选公选考试历史公开课之1-10: /share/link?shareid=347826486uk=2773983666。
万千遴选公选辅导公开、免费资料可到微信私号“gxlxfd”朋友圈、微信公号“lxgxfdy”阅读。
遴选公选考试历史公开课之11:
清朝高官名臣缘何搞政治信息腐败
(原文作者:胡一峰)
有清一代,贪腐之风较重。清朝官员腐败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信息腐败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一说信息腐败,首先会联想到偷卖经济、金融信息,清代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激烈的经济竞争,信息腐败主要在政治领域。实际上,长期浸泡在血雨腥风的宫廷斗争中的统治者对信息保密是十分重视的。乾隆规定,官员书写密折时,不得与任何人商议,即便是自己的上司,也不能知晓折子的内容,皇帝的批示,更是一个字都不许泄露。军机处事关国家最高机密,为确保这一信息重地的安全,乾隆特地找不识字的十五岁以下幼童在军机处听差。但对于一心钻营、欲壑难填的“大老虎”而言,掌握政治信息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在清政府外交内政等多个方面,更是发生过多起严重的信息腐败案件。回顾这些案件,无疑可以为我们敲响预防和惩治信息腐败的警钟。
★传奇人物纪晓岚:循私情而泄露纪检信息
纪晓岚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1768年,被破格提拔为翰林院侍读学士。然而,就在纪晓岚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这一年,他的人生出现戏剧性逆转,被发配乌鲁木齐。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这一年,爆发了乾隆朝有名的一起大贪腐案“两淮盐引案”。“盐引”是官府准许商人运销盐的凭证。清代在产盐的省份设专门官员办理盐务,发放盐引时收取手续费,两淮盐政每年收取这笔费用至少有二十多万两,多时达五十余万两。管理盐政的官员挪用、贪污公款,在当时已成一种“潜规则”。这一年,乾隆决意彻查贪腐。一查之下,竟是一起窝案,前后几任官员都难脱干系。于是,乾隆颁下谕旨:“两淮历年提引一案,历任盐政等均有营私侵蚀情弊,实出情理之外,已降旨将普福、高恒革职,运使赵之璧暂行解任,并传谕富尼汉传旨,将原运使卢见曾革去职衔,派员解赴扬州,并案质传讯矣。”这位卢见曾是康熙年间进士,也是一个才子名流,担任两淮盐运使的时候,仿照前任的做法,挪用公款搞笔会、出诗集,做了不少文化“政绩”。盐引案爆发时,卢见曾已退休五年,满心以为平安着陆、可以安度晚年了,怎么也想不到皇帝正琢磨着要抄他的家、治他的罪。
卢见曾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纪晓岚的亲家。纪晓岚的二女儿纪韵华,嫁给卢见曾的孙子卢荫文。纪晓岚得到消息后,很为亲家着急,想给亲家透点风声,又恐案情重大牵连自己。思前想后,纪大才子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巧妙的法子。他拿了一撮食盐、一撮茶叶,装进一个空信封,然后派人把这封“无字信”连夜送到卢见曾家中。卢见曾接到这封怪信后,揣测许久,猜破了纪晓岚的哑谜:盐案亏空查(茶)封!于是,他赶紧填补亏空,又把家中资财安顿到别处,等到半个月后办案人员来抄家时,自然一无所获。
纪晓岚违纪给亲家报信的事很快被乾隆知道了。乾隆亲自约谈了纪晓岚,纪晓岚一看瞒不住,只好一五一十全部交代。最后,乾隆还是顾念旧情,从轻发落,谪戍乌鲁木齐。盐引一案,共有一百多人获罪,二十多人被处死罪,年近八旬的卢见曾死于狱中。纪晓岚通风报信之事,只是这桩大案中的一个插曲。历史可以借鉴,却不能照搬。人人平等,是现代社会应遵循的基本法治准则。特别是掌握办案信息的人,即便案情涉及自己的亲属,也不可通风报信,阻碍办案,否则,必须受到法纪的制裁。
★大学士马齐:泄露外交机密致国土沦丧
外交谈判涉及国家根本利益,谈判意图和底牌等信息具有高度机密性。信息腐败一旦发生在外交领域,会给国家造成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雍正初年,一起高官出卖外交谈判信息的案件,直接导致我国大片领土被俄国攫取。
事情要从1725年说起。当时,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派萨瓦·符拉迪斯拉维奇为使华全权公使,赴中国商谈贸易和边界问题。沙皇政府这次派使出访中国的目的,是要中国让出“外贝加尔区、乌丁斯克、色楞格斯克以及尼布楚等地”,在给萨瓦的训词中,叶卡捷琳娜明确要求,“若中国人对俄罗斯绝对需要的地方坚持不让,特派使节对此切勿稍加迁就”。
为达目的,萨瓦早早施展开贿赂收买的手段。早在离开彼得堡之前,他就弄到了法国驻俄大使写给在中国活动的法国传教士巴多明的一封介绍信。途径伊尔库兹克时,萨瓦用意大利文写了一封密信,请巴多明帮忙刺探中国的情报。到中国后,萨瓦又找到巴多明密谈,商量窃取信息的计策。巴多明一度颇受康熙和雍正信任,但此时却已失宠。不过,他有位当大官的好朋友,这就是保和殿大学士马齐。
马齐在大清朝可称“根正苗红”。他隶属镶黄旗,先祖随清太祖努尔哈赤出生入死。1667年,马齐荫为国子监监生,走上仕途。马齐的干部履历表十分光鲜,既在中央部委历练,又担任过地方大员,官声一直不错。几十年宦海沉浮,终于在16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