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吃虫草.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吃虫草

 猪笼草为多年生藤本植物,茎木质或半木质,有些野生植株可长达20米,攀援于树木或者沿地面而生。叶一般为长椭圆形,末端有笼蔓,以便于攀援。在笼蔓的末端会形成一个瓶状或漏斗状的捕虫笼,并带有笼盖。猪笼草生长多年后才会开花,花一般为总状花序,少数为圆锥花序[6],雌雄异株,花小而平淡,白天味道淡,略香;晚上味道浓烈,转臭。其观赏性无法与捕虫笼相比。果为蒴果,成熟时开裂散出种子。 捕虫笼   种植猪笼草的主要目的是观赏其奇特的捕虫器官——捕虫笼。猪笼草的捕虫笼发育自笼蔓的末端。?? 捕虫笼的雏形一开始是黄褐色,扁平的,长到1~2cm时,渐渐转为绿色或红色,并开始膨胀。在笼盖打开前,捕虫笼上就已出现了其特有的颜色、花纹和斑点。笼盖打开后,笼口处的唇会继续发育,变宽变大,并会向外或向内翻卷。同时唇开始呈现色彩,某些瓶子的唇上会带有不同颜色的条纹。此时的捕虫笼已成熟,约几天后即可观察到有昆虫落入其中。   猪笼草的每一张叶片都只能产生一个捕虫笼,若捕虫笼衰老枯萎了或是因故损坏了,原来的叶片并不会再长出新的捕虫笼,只有新的叶片才会长出新的捕虫笼。   猪笼草的捕虫笼由笼身,笼盖组成。笼身具有笼口、唇、翼、消化腺、蜡质区等结构,笼盖具有蜜腺、盖龙骨等结构。此外,部分猪笼草的捕虫笼还具有附属物。笼蔓尾出现于笼身与笼盖的衔接处。同时,同一种猪笼草的捕虫笼会长出两种不同形态的捕虫笼。[7]为此常会造成分类上的麻烦,使人误以为是两种不同的猪笼草。 笼身   有些猪笼草的笼子最大可高达50厘米,宽达25厘米,大小相当于一个10 L的家用水桶。笼身可为绿色、橙色、红色等颜色,部分会具有块状或带状的斑点,颜色有褐色、紫色、黑色、白色等。这些斑点在某些猪笼草身上有特别的作用。如马兜铃猪笼草(N. aristolochioides)和克洛斯猪笼草(N. klossii)的上位笼具有白斑,使得阳光可以照入捕虫笼内。这样从捕虫笼的内部看,唇和笼盖的部分就会显得很黑暗,而笼身上的白斑就会显得很明亮,飞虫在捕虫笼中就会误以为白斑处是出口而困在捕虫笼内,最终筋疲力尽落入消化液中。[9][6]   笼盖   笼口的上部长有笼盖,可防止雨水进入笼中,并可阻挡上部射入的光线,以迷惑落入笼中的昆虫使其找不到出口。[9]也有个别的猪笼草的笼盖较特殊。如苹果猪笼草(N. ampullaria),其笼盖窄长并外翻,使之能够收集来自上方的落叶。[6][7]很多人以为昆虫落入捕虫笼后笼盖会关闭,实际上猪笼草并不会如此。猪笼草的笼盖与笼身的连接是固定的,不可活动的。[7]所以在有昆虫落入捕虫笼后,猪笼草不会出现如此迅速的应激反应。这类反应只出现在捕蝇草、茅膏菜和狸藻上。   笼口   猪笼草的笼口为捕虫笼的开口。笼口可分为平行笼口和倾斜笼口两种。具有平行笼口的猪笼草当捕虫笼发育完全后,其笼口恰好与地面水平;而具有倾斜笼口的猪笼草当捕虫笼发育完全后,其笼口倾斜。但马兜铃猪笼草(N. aristolochioides)的上位笼较特殊,其笼口几乎是与地面垂直的。[9]在大多数猪笼草的唇在靠近笼盖衔接处的一段距离的地方都会突然的向上拉长收缩,形成“”状的结 构,称之为唇颈。在唇颈处,左右的唇平行向上,几乎贴合在一起。同时,大部分的唇颈会略微的向前倾斜。   唇   唇是笼口处的特化结构,在捕虫笼的笼盖打开后才逐渐发育成熟。唇常常是整个捕虫笼中最艳丽的部分,为红色、紫色、黄色等,有些会带有黄色、红色的横条纹。唇还会分泌蜜液,使得它相当的湿滑。它的形状和颜色类似花朵且还具有蜜液,因此它作为吸引昆虫的重要结构之一。   捕虫笼的唇外翻或内翻,外缘常为波浪形。在唇上有一条条横向平行的光滑的楞,称之为唇肋,其延伸至唇内缘的末端会成为尖状结构,称之为唇齿。当昆虫滑落时,唇可起到引导其落入笼中的作用。   在大多数猪笼草的唇在靠近笼盖衔接处的一段距离的地方都会突然的向上拉长收缩,形成“”状的结构,称之为唇颈。在唇颈处,左右的唇平行向上,几乎贴合在一起。同时,大部分的唇颈会略微 的向前倾斜。   笼翼   在捕虫笼的前部常会有两条平行的笼翼(wing)自瓶口向下延伸汇集于笼底,笼翼上还会有许多须状的结构,称之为翼须。笼翼的功能也许是为了方便地面的昆虫爬到笼口处。[7]所以,对于多捕食飞虫的上位笼,它的笼翼通常是退化或缺失的,某些品种会退化为一对隆起。   消化腺与蜡质区   在捕虫笼的内表面通常具有消化腺和蜡质区。消化腺存在于捕虫笼内表面的下部。消化腺会分泌消化液,所以捕虫笼中常常存在着液体。这些消化液的作用是淹死落入捕虫笼中的昆虫并消化它。蜡质区存在于捕虫笼内表面的上部。光滑的蜡质区会阻止落入捕虫笼内的昆虫爬出。   笼盖骨   在斑豹猪笼草(N. burbidgeae)等

文档评论(0)

sh41257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