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萍-吉林省通化市一中-语文-《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docVIP

张国萍-吉林省通化市一中-语文-《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国萍-吉林省通化市一中-语文-《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作者及诗的大意。 (二)、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课题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把握王昭君的形象。 3、理解这首诗蕴涵的思想感情,并分析其意境之美。 4、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教材分析 《咏怀古迹其三》选自普通高中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本诗是借王昭君的怨恨表达杜甫自己的怨恨,怨恨是诗眼,学生学会找诗眼,理解诗眼诗意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 教学重点:从诗眼入手,了解诗的内容; 积累诗歌鉴赏的方法。 教学难点:诗歌蕴涵的寓意。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 理解古诗重在诵读,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采用了范读、跟读、美读等。让学生在诵读中掌握文意,理解诗情,进而通过寻找诗眼,理解诗眼,把握全诗。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走进了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 【知识积累】 (一)、杜甫生平: 【百度视频】唐之韵诗圣: /show/1Qp6eJt6Kx0Ya33I.html (二)、相关背景: 【百度视频】动画片王昭君出塞: /programs/view/08q3zL13Q5I/ 《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此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诗人在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三)、诵读: 【百度搜索】咏怀古迹其三诵读: /guoxue/shici/9627.html (1)听范读,明确感情基调。感情基调:沉郁怨愤。 (2)学生朗读体味。 (3)概括诗歌大意。 明确: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留下孤零零的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四)、合作探究: 我们把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词或句叫诗的眼目,即“诗眼”。“诗眼”是一首诗歌内容的凝聚点,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中心思想,因此抓住“诗眼”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鉴赏古代诗歌。对于律诗而言,由于律诗四联起、承、转、合的特点,往往尾联两句即为“诗眼”所在。 思考1:找出本诗的诗眼。你是怎样理解的? 诗眼:“怨恨”。 昭君在汉元帝的深宫时,不过是个失宠的宫女,她风光出塞,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贵的国母, 对于我们今天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她应该是草原逐日的千里驹上最幸福的那个人,又何来怨恨之说呢? 教师诵读《五更哀怨曲》:(配乐选自【百度搜索】昭君出塞琵琶曲) /programs/view/wh4CgFNnBGo/ 一更天,最心伤,爹娘爱我如珍宝,在家和乐世难寻; 如今样样有,珍珠绮罗新,羊羔美酒享不尽,忆起家园泪满襟。 二更里,细思量,忍抛亲思三千里,爹娘年迈靠何人? 宫中无音讯,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进京见朝廷。 三更里,夜半天。黄昏月夜苦忧煎,帐底孤单不成眠; 相思情无已,薄命断姻缘,春夏秋冬人虚度,痴心一片亦堪怜。 四更里,苦难当,凄凄惨惨泪汪汪,妾身命苦人断肠; 可恨毛延寿,画笔欺君王,未蒙召幸作凤凰,冷落宫中受凄凉。 五更里,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 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 此曲表达了昭君什么情感? 明确: 此曲表达了昭君满腔幽怨,无限感伤,混合着浓重的乡愁与一丝丝的憧憬。 继续欣赏王昭君自己的诗:(配乐选自【百度搜索】昭君出塞琵琶曲) /programs/view/wh4CgFNnBGo/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芭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此诗表达了昭君什么情感? 明确: 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