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ppt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激进派): 中国共产党: 洪秀全对儒家思想的利用,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义以及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 继续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 康有为赋予儒家思想新的内容 ,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辛亥革命后----继续受冲击,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学校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 新文化运动前期---全盘否定儒家思想,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儒家思想 文化大革命时期:否定了儒家思想 改革开放后:批判地继承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现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儒学的态度?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题型:选择+主观, 内容:重在春秋儒学、宋明理学、 明清儒学而变化及原因 角度:四考点一起考察儒学发展过程 综合政、经、文考察变化原 横向比较:明清民主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对比 社会热点:从文明传承视角看儒学 单元线索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形成 汉代成为正统 宋明发展为理学 明清新发展 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两宋程颢、程颐和朱熹、明朝王阳明思想主张 李贽反正统思想,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反君主专制 1.把握一条线索,即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程朱理学、明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这四个阶段的演变。 2.恰当运用两个观点,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出现→封建社会主流思想→明清资芽出现后产生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充分证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3.注意把古代思想家的主张放在具体历史背景下分析评价;要与现实社会联系,体会古代思想文化成果的现实意义。 知识梳理 1、原因 经 济: 政 治: 阶级关系: 思想文化: 铁力牛耕出现 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兴起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礼崩乐坏 私学兴盛 学术下移,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地主阶级兴起 ;“士”阶层的活跃 知识梳理 1、原因 2、内容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观点 儒 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道家 老子 法家 韩非 墨家 墨子 ①核心: “仁”与“礼” (保守) 春秋 奴隶主贵族 知识链接 材料一:子曰:“仁者爱人。” (什么是仁?) 材料二:“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怎样实现仁?什么是礼?) 材料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仁在政治上的推行) 孔子“仁礼”学说的两重性作用: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其中,“仁”的思想,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 其“礼”的思想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观点 儒 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道家 老子 法家 韩非 墨家 墨子 ①核心: “仁”与“礼” ②政治: “德治” (含民本思想) ③鬼神观:重政治与人事 轻鬼神 ④教育:私人讲学之风;各种教育理论 ⑤整理文化典籍:《六经》(《五经》) (保守) 春秋 奴隶主贵族 重义轻利 1、对中国 ①开创儒家学派,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影响深远 ②开创私人办学先河,提出一系列教育理念 ③晚年整理文化典籍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2、对世界 思想家 教育家 文化名人 他主张维护周礼,代表当时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具有保守性,不可能被当时统治阶级所接受 ①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汉朝以后) ②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明清以后) 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和精神领袖伏尔泰,出于反对宗教神学和开展启蒙运动的现实需要,。。。。。。他非常欣赏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甚至在自己的礼拜堂里挂上孔子的画像,朝夕膜拜。。。。。。。他大声疾呼:法国要全盘华化!每个法国人都应该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当然,伏尔泰为了达到反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