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2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研讨
第二章 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
油层:能储集油气、并能让油气在其中流动的多孔介质
油藏:深埋在地下的油气聚集的场所。具单一圈闭、统一的水动力系统、统一的油水界面。
油田:一个地区地下所有的油藏构成油田。
油藏流体:油藏中的石油、天然气和地层水。处于高温高压下,石油中溶有大量的天然气,地层水矿化度高。
随油藏的开采,地下流体的相态发生变化,影响最终的采收率。为合理开发油藏,就必须要高清地下流体的相态、物性随压力的变化。
第一节 油层烃类的相态特征
第三节 天然气的物理性质
第四节 地层原油的物理性质
第五节 油层水的物理性质
第二节 油气系统的溶解和分离
1. 油层烃类的化学组成及分类
1.1 石油的化学组成:
石油=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少量烃类的氧、硫和氮化合物
第一节 油层烃类的相态特征
常温常压下:
C1-C4:气态;C5-C16:液态;C16以上:固态(石蜡)
油井中的蜡=石蜡+原油+胶质沥青质+泥砂。含蜡量越高,结蜡温度越高,凝固点越高。
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是高分子的杂环烃的氧、硫和氮化合物,对原油的颜色、密度、粘度影响较大。
按含硫量(0.5%):少硫原油和含硫原油
按胶质沥青质含量:少胶原油(8%);胶质原油(8%-25%);多胶原油(25%)
按含蜡量:少蜡原油(1%);含蜡原油(1%-2%);高含蜡原油(2%)
1.2 石油的分类
国际市场上按含蜡量、含硫量和胶质沥青质含量,将原油分为不同的类型:
2 相态研究的基本概念
体系:一定种类和数量的物质组成的整体。
相:体系中具有相同成分、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如地层油和气为不同的两相。
组分:体系中物质的各个成分,如天然气
组成:体系中物质的各个成分及其相对含量。
P-T相图:表示体系压力、温度与相态的关系图
如果一个体系的组成一定,则压力(p)、温度(T)、比容(V)等都是该体系组成中相状态的函数。因此,对于任一特定的体系,其状态方程表示为:F(p,T,V)=0。
3. 单、双和多组分体系的相图
饱和蒸汽压:是指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液体与其蒸汽处于平衡状态时,液体上面的蒸汽所产生的压力。该压力是温度的函数,标志了液体挥发的难易程度。
露点:温度一定,压力增加,开始从气相中凝结出第一批液滴的压力。
泡点:温度一定,压力降低,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的压力。
3.1 单组分相图
1)单组分相态特点
2)单组分烃P-V相图特点
随温度升高,由气相转化为液相时,体积变化减小
临界点C:
由气相转化为液相时,体积没有明显变化。
该点的压力、体积和温度记为Pc,Vc和Tc
该点汽、液的一切性质(密度、粘度等)均相同
当tTc时,气体不再液化
乙烷的P-V相图(Brown,1948)
3)单组分烃P-T相图特点
饱和蒸汽压线为单一上升的曲线。
划分为三个区:液相区、气相区和两相区
C点为临界点,是两相共存的最高压力和最高温度点。
随分子量的增加,曲线向右下方偏移。
单组分烃的相图
(Standing, 1952)
相图应用:根据P和T,判断单组分烃所处的相态
3)单组分烃P-T相图特点
常见流体的饱和蒸汽压曲线
3)单组分烃P-T相图特点
烷烃的饱和蒸汽压曲线
1-CH4;2-C2H6;3-C3H8;4-iC4H10;5-nC4H10;6-iC5H12;
7-nC5H12;8-C6H14;9-C7H16;10-C8H18;11-C9H20;12-C10H22
3.2 两组分烃相图
特点:
为一开口的环形曲线
C点为临界点,是泡点线与露点线的交汇点
泡点压力≠露点压力
CT:临界凝析温度
CP:临界凝析压力
两组分体系中,临界点所对应的温度和压力不是两相共存的最高温度和最高压力,高于此点的温度和压力时,两组分的混合物仍可两相共存
3.2 两组分烃相图
临界凝析温度:两组分体系中限制两相共存的最高温度,体系温度高于该温度,无论压力多大,体系也不能液化。
临界凝析压力:两组分体系中限制两相共存的最高压力,体系压力高于该压力,无论温度如何变化,体系也不能两相共存。
特点:
任一两组分混合物的相图都位于两纯组分的饱和蒸汽压曲线之间
两组分的分配比例越接近,两相区的面积越大;若两组分中有一个组分占绝对优势,则两相区面积相应变窄;相图向该组分的饱和蒸汽压线迁移
两组分混合物的临界压力一般高于两纯组分的临界压力,临界温度居于两纯组分的临界温度之间
乙烷-正庚烷不同组成时的P-T相图(Brown,1948)
特点:
两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差别越大,临界点的轨迹线包围的面积越大
双组分烷烃体系临界点轨迹曲线(Brown,1948)
3.3 多组分烃相图
取原始油样或气样
测定原理
多组分烃P-T相图特点
为一开口的环形曲线
C点为临界点
PC线为泡点线,其左上方为液相区
TC线为露点线,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