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技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首先,学校道德教育应符合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它不能超越儿童道德发展的一般进程,应当符合儿童道德发展的实际水平,否则,儿童不能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从而导致教育的失败。 其次,学校应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在道德教育过程应首先注重人的主体性,从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出发,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机会。 再次,改进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提问,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作用,使他们产生认知冲突,以促进其道德思维。 最后,教师应该知道对任何一种道德发展理论均不能全盘接受。教师应注意性别和文化对学生对道德推理的影响,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本章小结: 学习评价:关键概念、知识点、思考题。 学海导航: [1]彼得·史密斯等著,寇彧等译.理解孩子的成长.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5]劳拉.E.贝克著,桑标等译.婴儿、儿童和青少年.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桑标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美)斯滕伯格(Sternberg,R.J.),(美)威廉姆斯(Williams,W.M.)著;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8]唐卫海,刘希平.教育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9](美)伍尔福克(Woolfolk,A.)著,何先友等译.教育心理学(第十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10](美)谢弗(Shaffer,D.R.)著,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11]约翰.桑切克著,周冠英、王学成译.教育心理学.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 [12]约翰.W.桑特洛克著,桑标等译.儿童发展.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3]陈会昌著.道德发展心理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愿本章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能为大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与所帮助! 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 学习目标: 1.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与基本特征; 2.掌握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3.结合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把握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4.结合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理论,把握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5.结合儿童道德发展理论,把握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野孩子的故事:遗传与环境的争论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一、遗传、环境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一)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遗传决定论?遗传前提论? 屈赖恩(Tryon,R.C.)的白鼠走迷津实验; 高尔顿(Galton,F.)采用家谱调查法研究; 双生子研究设计。 (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环境决定论?环境外因论? 华生的名言—— 1.早期经验的作用 2.家庭的影响 3. 学校教育的作用 (三)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交互作用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首先,遗传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并奠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规定了发展的高低限度,但不能限定发展的过程以及所达到的水平; 其次,在遗传所规定的范围内,儿童的发展水平是由环境决定的。 此外,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所产生的作用都不一样:在发展的低级阶段,一些较简单的初级心理机能受遗传的制约作用较大;而较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则更多受环境的影响。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观点 ;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观点 ;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统一观。 (二)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心理发展的多样性模式; 心理的发展普遍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三)心理发展的稳定性与变化性 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心理发展的变化性和适应性; 心理发展的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统一。 (四)心理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五)心理发展的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六)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成熟水平方面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三、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1.心理学家所讲的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