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沥青路面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林绣贤
沥青路面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 林绣贤 2005.8 主要内容 一、面层(HMA和SMA) 二、基层 三、关于汽车超载对沥青路面的危害问题 四、关于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指标与抗剪强度问题 一、面层(HMA和SMA) 1.材料 2.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的合理集料组成 3. SMA的合理集料组成 4.HMA和SMA压实混合料的体积分析 5.HMA和SMA油石比Q的计算公式 6.最佳油石比快速确定法 7.验证 8.施工与验收 1.材料 1.1沥青与改性沥青 除执行交通部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40-2004) (以下简称“05规范”)外,并按沥青路用性能PG等级选用。 1.材料 1.2集料 执行“05规范”,特别注意细集料质量。并认真测定粗、细集料的视密度和毛体积密度。 1.材料 1.3抗剥落剂 对于抗剥落剂的判断试验,除水煮法外,并作混合料的TSR(冻融劈裂)试验决定。 2.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的合理集料组成 2.1历史的回顾 n法、 K法、 I法 n 法 1901~1907年美国的富勒(W.B.Fuller)与汤姆逊根据试验提出了矿料的理想级配,认为颗粒级配曲线愈接近抛物线则其密实度就愈大,从而发表了著名的理想最大密度连续级配组成计算公式: P—通过某筛孔(粒径)为d的矿料重量百分率; d—筛孔尺寸(即计算的某级矿料粒径)(mm); D—矿料混合料中的最大粒径(mm); K 法 前苏联伊万诺夫提出用颗粒分级重量递减系数k为参数的连续级配密实理论 (简称k法 )。 х—集料颗粒粒径以1/2递减的级数; n—总级数; dn—为最小粒径; k—各级颗粒重量递减系数。 I 法 70年代,我国同济大学林绣贤在全面研究国内外级配理论基础上,综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提出了I法: 2.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的合理集料组成 2.2 Superpave集料组成简介 Superpave集料级配规定:Superpave混合料体积设计的级配选择是通过设置控制点和控制区来进行的,设置控制点是要求集料级配必须通过其间的范围,控制点分别设于公称最大尺寸、中等尺寸(2.36mm)和最小尺寸(0.075mm)处,而限制区则为不允许级配线通过的区域,它沿最大密实度曲线(0.45次方级配线)存在于中等尺寸(2.36mm)和0.3mm尺寸之间。 Superpave矿料级配控制图 Superpave集料级配 关键点: ◆Superpave级配曲线实际是Px=100(d/D)0.45的最大密度线,它是以d0.45为横坐标绘图法。 ◆最大粒径、最大公称粒径、控制点、限制区的意义。 ◆限制区以下的适用重型交通,限制区以上适用于轻型交通。 ◆关于限制区的来源和是否有必要问题:限制区可以取消,但限制区第一点是关键点,本人称之为中心控制点,必须存在。 2.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的合理集料组成 2.3“05规范”的集料组成简介 取消Ⅰ、Ⅱ、K型,同意最大密度线及绘图法、最大粒径、最大公称粒径定义。并学美国2001年设计指南以关键筛孔通过率把集料组成表分为粗型AC-C和细型AC-F两大类。 2.4关键筛孔通过率与Superpave限制区第一点 的比较 表1. 粗型和细型关键筛孔通过率(%) 2.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的合理集料组成 2.5适用于重型交通的合理集料组成表 从表1知关键筛孔通过率基本相同。因此粗型(重型)AC-C与细型(轻型)AC-F的分界线与SUP.重型与轻型交通分界线是一致的。为此,本人综合了各家见解,介入相对粒径概念,以I法统一其内在规律,知关键筛孔是在D/8处通过率为35%,得出适用重型交通的合理集料组成I=0.64~0.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