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层:孔子论路津。隐居山林,当与鸟兽同群,我孔丘不能隐居山林做避世之人。故“鸟兽不可与同群”,我既不能与鸟兽同群而隐居,必当与时俯仰,与世结合。与世结合相谐,若世道安泰清平,我亦不参与变易改革之路。“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反之,天下无道,我当挺身而出。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而长沮、桀溺是隐逸之士的代表人物,他们不满于当时的黑暗现实,不与统治者合作,选择了避世隐居,以求洁身自好的人生道路。这与孔子信守自己的政治理想,积极入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态度正好背道而驰。正如孔子所说的,“道不同,不相与谋”。不过,对入世执著的孔子并没有感化隐士一道救世的意图,反倒是应该与世无争的隐士企图说服孔子的弟子改弦易辙,跟随他们一起隐居。俗话说,人各有志,不能相强,从这个角度说,长沮、桀溺的气度确实是有点小了。 中国隐士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化现象。从地点角度来看,有的隐居山林,有的隐居市井,更有甚者,隐于朝廷。从隐居方式看,“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避地”、“避色”、“避言”,概而言之,可称为避人。避世是一类,避人又是一类。孔子周游列国,道合则留,不合则去,属避人;长沮、桀溺属于避世。从心与形的关系角度看,分为形隐心不隐,心隐形不隐,心隐形也隐。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或“大隐隐于朝”即属隐形不隐心。本章隐士长沮、桀溺属于隐居山林,心形俱隐之人。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恬淡自然,轻松闲适,不问朝政,不问世事。 第二课时 走进孔子 在我的印象中,孔子恐怕是最伟大的人了。孔子,你是我人生道路上的照明灯,引领我走向光明。 孔子,你是英明的,是伟大的。当年诸子百家,竞相争鸣。而唯独你伴随着二千多年的历史流伟至今。你穿越了时间与空间,将古代先哲的智慧播散到人间,让古老的神州大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让年轻一代的我们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而你的话也被人们敬奉为经典! 品你,有如畅游在智慧的海洋中,不断地吸取海洋的营养,滋润着我迷茫的心灵。你寥寥数笔,却教会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博大胸襟;教会我“温故知新”的超凡脱俗的学习态度;教会我“不耻下问”的谦虚的人生信条;教会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好学精神。你的谆谆教诲有如一盏明灯,驱走黑暗,带我走向光明! 呵,有时品你也会觉得你很可爱,你也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天真之处。但大多数时候你是位智者,将误入歧途的我们带回了正轨。 当我们感到委屈时,最适宜去品读你,你会像好朋友一样劝慰我,抚平我的心伤。遭受误解时,你告诉我“以德报怨,以德报德”导人向善。当我们犯错自大时,你警告我们“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你也曾告诉我“文质彬彬,然后 君子”教会我如何成为君子……你是温暖的化身,是我们身边的好朋友,感染四周,让一切都被欢欣围绕。你的话娓娓道来如明灯,驱走心灵的黑暗! 尝你百遍“不如肉味”品你的感觉好像淋浴一场春雨,抚慰着一颗颗饱经风霜,脆弱干涸的心灵!孔子,你是伟大的,永远点亮我的心! 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你在我心中是花,是草,是叶,也是一笑。孔子,你永远是一盏明灯,品你我能“温故知新”! 噢!仲尼,用你那先哲的智慧去照亮这个世界吧…… 3【原文】 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dài)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bì)之,不得与之言。 3【注释】 (1)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2)殆(dài):危险。 (3)趋:快步走。 (4)辟(bì):通“避”,躲避。 3【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很危险啊!” 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既有接舆对孔子品格的虚假尊重,又有对孔子人生选择的讥嘲;既有对孔子的最后规劝,也有对当时执政者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