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复习技术总结.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处理工程(二)复习 主要内容 3 生物膜法 4 厌氧生物处理 第一章 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 1.1 简 介 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水体自净的工程化 污水生物处理的作用及重要性 污水的来源及危害 1.2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理论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分解与合成代谢 微生物生长的营养及影响因素 自养与异养型、光营养与化能营养型 营养、温度、pH、DO、有毒物质。 第一章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 1.3 酶及酶反应 酶及其特点----两高一调节 酶促反应(米-门方程,Km) 1.4 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 第一章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 1.5 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 细菌----异养原核细菌-----污水净化的第一承担者 真菌----腐生或寄生丝状菌 原生动物----肉足虫、鞭毛虫、纤毛虫-----一次捕食者 后生动物----轮虫-----二次捕食者 第一章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 1.6 废水的可生化性 可生化性的定义 可生化性评价注意点 可生化性的评价方法 BOD5/COD BOD5/TOD 耗氧速率法 第二章活性污泥法 2.1 基本原理与分类 定义及基本原理------生物絮体 性质及性能---- 物理性能:外观、颜色、气味、比重、粒径、比表面积 生化性能:Ma +Me+Mi+Mii,生物组分 净化废水的基本流程及净化过程(吸附、微生物代谢、凝聚与沉淀) 活性污泥指标:SV、MLSS与MLVSS、SVI、生物相 活性污泥法的分类: 进水方式:推流、全混式 供氧方式:鼓风曝气和机械曝气 第二章活性污泥法 2.2 活性污泥的增长规律 污泥负荷(F/M) 微生物生长曲线 适应期、对数增殖期、减衰增殖期、内源呼吸期 2.3 活性污泥净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DO、水温、营养物质、pH值、有毒物质 第二章活性污泥法 2.4 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及其应用 基本概念:比增殖速率μ 、单位基质利用速率q 、污泥龄θc 画出活性污泥系统两种不同排泥方式 劳-麦第一基本方程 劳-麦第二基本方程 劳麦方程的应用及例题 第二章活性污泥法 2.5 曝气 曝气的主要作用及基本理论(双膜理论) 氧转移速率的影响因素(水质、水温、压力) 氧转移速率与供气量计算 2.6 曝气池的构造和设计 曝气池的构造----推流和全混 曝气池的设计 曝气池工艺运行方式和特点 (1)传统活性污泥法、(2)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3)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A-B法)、(5)延时活性污泥法(氧化沟)、(6)高负荷活性污泥法、(7)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8)浅层低压曝气活性污泥法、(9)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10)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11)SBR法 第二章活性污泥法 2.7 运行与管理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同步驯化、异步驯化、接种驯化 日常管理:污泥性状、营养状况及环境条件、处理效果、经济性 异常现象与控制措施 污泥膨胀:丝状菌性膨胀、粘性物质积累性膨胀。 污泥解体 污泥腐化 污泥上浮 泡沫问题 第三章 生物膜法 3.1 生物膜法的特点及分类 特点:7条。 分类:填充式、浸渍式 3.2 生物膜法的原理 生物膜的形成及特点 微生物相方面的特征: 参与净化反应微生物多样化 生物的食物链长 能够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 分段运行与优占种属 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 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宜于固液分离 能够处理低浓度的污水 第三章 生物膜法 3.3 生物滤池 概述------土壤自净 构造-----池体、滤料、布水装置、排水系统 分类及比较 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 影响因素 负荷 处理水回流 供氧 滤床的比表面积和空隙率 滤床的高度 第三章 生物膜法 3.4 生物转盘 净化原理及主要特征 组成: 盘片、接触反应槽、转轴与驱动装置 3.5 生物接触氧化法 净化原理及主要特点 工艺特征及运行特征 构造: 池体、填料、布水系统和曝气系统等。 计算与设计 运行与管理 第三章 生物膜法 3.6 生物流化床 概述及特点 工艺类型:两相和三相生物流化床 构造:反应器、载体、布水装置、充氧装置和脱膜装置 第四章 厌氧生物法 4.1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生物处理过程及其特征:三阶段理论 厌氧消化微生物:发酵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产甲烷细菌 4.2 影响因素及工艺发展 影响因素: 温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营养、有机负荷、有毒物质、搅拌和混合。 工艺发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 4.3 厌氧生物处理的工艺和设备 厌氧消化池分类(传统、高速)与构造 厌氧接触法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