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告营销策划文案王大钻研讨
可口可乐推广策划案
王大钻 市场营销B
内容摘要
1886年,可口可乐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诞生,自此便与社会发展相互交融,激发创新灵感。现在,它每天为全球的人们带来怡神畅快的美妙感受。目前,全球每天有17亿人次的消费者在畅饮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大约每秒钟售出19,400瓶饮料。目前为全球最大的饮料厂商。
发展状况
真正使可口可乐大展拳脚的,是两位美国律师。他们到当时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阿萨·坎德勒的办公室,提出一个创新的商业合作方式,就是由可口可乐公司售给他们糖浆,他们自己投资生产的公司及售卖点,将糖浆兑水、装瓶、出售,按可口可乐公司的要求生产及品质保证。
可口可乐公司允许他们利用可口可乐的商标,做广告,这个特别的装瓶系统,从此产生可口可乐的工厂遍地开花。
1888年,阿萨·坎德勒 看到了可口可乐的市场前景,购买了其股份,掌握了其全部生产销售权。坎德勒开始把制造饮品的原液销售给其他药店,同时也开始在火车站,城镇广场的告示牌上做广告。
1901年,广告预算已达100,000美元。坎德勒在1899年以1美元的价格售出这种饮料第一个装配特许经营权。
001 年至2010 年,我国饮料行业的产量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1.82%,至2010 年已经达到9,800 万吨10。我国的人均饮料消费量(70 升/年)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90 升/年)11,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饮料市场潜力巨大。根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饮料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保守估计,未来5 年,中国饮料总产量将保持12%-15%的年均增速12。2013 年全国饮料行业总产量为14,926.90 万吨,较上年增长14.61%。
市场发展特点
2013年饮料行业从产品结构的变化趋势看,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健康型饮料比重不断上升,碳酸饮料份额呈下降趋势。从各类饮料占比可见,饮用水、果汁、碳酸饮料的市场份额均超过了20%,构成了饮料行业中的主要产品;茶饮料、凉茶、功能饮料、饮用水所占份额较去年有所提高。
从2012年底,各饮料企业便开始推新品抢占夏季市场,康师傅推出了“蜂蜜柚子”、“冰糖山楂”和“竹蔗马蹄”等新品;从2013年2月份开始,可口可乐陆续推出“美汁源”系列的“果粒芒果”、“雪梨芦荟”、“营养原味果粒奶优”等,并推出了怡泉苏打水,可口可乐大中华区负责人表示,旗下的产品思路是“多元化”和“差异化”。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饮料市场也悄然兴起了一股新风尚,“白富美”、“小萝莉”、“积极分子”、“月光族”、“粉丝”、“高富帅”、“表情帝”、“闺蜜”、“喵星人”、“天然呆”等萌名字饮料相继出现。汇源果汁带着其新品冰糖葫芦汁高调亮相2013成都糖酒会;娃哈哈推出功能饮料“启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等。
1.饮料瘦身走向增肥
前年饮料市场经历了一次集体“瘦身”,企业通过减少容量并维持原价进行隐性提价,在产品市场份额已很难进一步提升时,旨在利用这种方式提升企业利润率。而从2012年年底起,各知名品牌饮料却开始主动“增肥”,多款饮料容量增加而市场价格仍保持不变。
加量不加价,属于变相降价。此次增量潮发端于碳酸饮料,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康师傅等饮企旗下的不少饮料产品,容量都比之前多了不少。由于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碳酸饮料的市场份额持续萎缩,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加量不加价旨在为旗下碳酸饮品收复失地,稳定市场份额。此外,饮料销售的季节性非常强,为了在夏季争夺战中占据先机,饮企都会运用销售策略率先博取消费者青睐。包括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康师傅等饮企旗下的不少饮料产品,容量都比之前多了不少。在康师傅旗下绿茶产品容量增至600ml后,饮料行业其他相关企业500ml的茶饮将受其影响,迅速跟进。
2、质量安全普遍加强
2013年饮料企业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尽管公众媒体不断有饮料行业诸如“果汁企业烂果门事件”、“农夫山泉标准门风波”等负面新闻报道,但未发生全业性的恶性质量事件和食品安全事件,负面信息在时间长度和爆发力度上相对较弱,总体上饮料产品的质量信誉和食品安全信誉保持了中上水平。这也是饮料行业整体状况好于相近行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3、茶饮逐渐走向高端
中国的茶饮料出现在上世纪90年末前后,仅有以冰红茶为主的少数品种,近年来各个茶企纷纷推出红茶、绿茶、茉莉花茶等茶饮料。2013年茶饮料市场仍在成长,不少的企业推出强调有特色的茶饮料,走高段路线。康师傅2012年8月份曾推出龙井茶,可口可乐新推出“滇红红茶”,也有企业推在普洱茶饮料,包装茶饮料逐渐高端化。
4、产品更新周期变短
近几年来,从饮料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饮料品类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由之前的3~4年变成2年左右。调查显示,目前饮料的消费人群年龄结构集中在13岁至30岁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