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3研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3研讨

教师不仅在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在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仅通过语言传授知识,而且通过自己的灵魂传授品格。只有人格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尚人格的学生。 最美乡村教师:马复兴 他出生在一个食不果腹的年代,身患残疾让他失去了许多。但是他却用脚和双臂读书,用心来记忆,艰难地完成了学业。天道酬勤,虽没有走进大学,他却有机会成为了一名老师。在这里,小到为孩子取名字、写申请、填表格,大到挨家挨户地动员辍学的孩子重返课堂,都需要他独自完成,为此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心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7年马复兴被当地誉为身残志坚、爱岗敬业的一面旗帜。 为了备课,马复兴要超常地付出,别人用半小时,他却需要好几个小时。翻一页书,他要借助两只断臂和嘴唇合力才能完成,刚把书翻开,当他去写字时书又合在一起,备一次课,仅翻书一个动作他就得重复无数次。为了教学需要,马老师还练画画,学生们知道,马老师的每一个动作都会付出很大努力。 就是在这样的每一节课上,孩子们接受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他们幼小的心灵中,马老师的一腔深情、一双巧臂,为他们树立起了人生的航标! 范美忠简历 范美忠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 曾在四川自贡蜀光中学当教师,后因课堂言论辞职,转至深圳、广州、重庆、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从事教育或媒体工作。曾在《中国经济时报》、《南方体育》等媒体任编辑。发表著名文章包括《追寻有意义的教育》、《〈过客〉:行走反抗虚无》、《〈风筝〉:灵魂的罪感与忏悔意识》、《用观念打败观念——读〈哈耶克传〉》等。 逃跑事件及争议言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时任四川都江堰市光亚学校老师的范美忠正给国际文凭一年级班上语文课,他丢下学生先行逃生,撤至学校的操场。班上的十几名高中生随后才反应过来,陆续来到操场。5月22日,范美忠在中国大陆著名的天涯社区论坛发表《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记述自己在震中及震后的经历,描述到这一情况。[1]。文中写道:“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他并不认为作为一名老师,有为救学生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义务。这些言论引发了部分网民对其教师道德素养的声讨,一周内该帖在天涯社区上的浏览量达14万余次。 我们对于此事件的看法 从法律规范视角看,首当其冲应受责难的应该是学校,因为对学生尤其是未成年学生负有管理、保护之责的是学校,教师只是作为学校工作人员具体实施。并不是说该事件中不发生教师个人责任的问题,只不过这是第二位的。 道德上,可以说范美忠独自逃命,对自己的学生不管不顾,是懦弱,是无良,但要说责任,可能只能止于批评,却不能涉及其工作和职业资格等等。 法律上,范美忠的行为因违反救助义务而构成不作为,但因为并未造成损害后果,民事侵权责任和犯罪不能成立。 反思“范跑门” : 反思如果是我们处在当时的场景下,自己会怎么做? 反思如果不是地震,在日常的生活中,面对他人的求助,自己会怎么做? 反思以前,自己是不是对自己的同胞的生命无动于衷,内心冷漠? 如果以后,假如说在公共场合,看见小偷或者抢劫者,会不会事不关已,扭过脸去,事后埋怨别人为什么都不出手呢? .... 不管怎么说,我以为,这件事会深深在烙在大众的中国人的心里。 扪心问自己,自己道德高尚吗,自己是一个道德合格者吗? 只有自己知道答案,敢于公开直白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的人,不多!范美忠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人吧! 想一想,有谁会把自己内心的相对于公众的道德底线的低级想法说出来呢,即使是面对自己的亲人! 所以,“范跑门”事件,我们要反思... 湖南省株洲市二中语文教师尹健庭 《入学教育课》散布怪论:天下最大的谎言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人应该“专门利己,毫不害人”。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版) 于二○○八年九月一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实施。共计六条。新颁布的《规范》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1、社会分工是道德产生的物质前提。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道德产生的根源 3、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道德的性质 4、社会物质利益关系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的内容。 5、道德内容随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其特点: (一)师德超越了一般的职业道德 1、要求高,示范性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涵盖广,渗透性强。为人师表不仅体现在课堂,也要求在其他方面。 (二)师德是一种特殊的角色道德 1、从社会意义看产生发展:长者为师;以吏为师;专业教师。 2、从个体意义看产生发展:师德从个体从教开

文档评论(0)

yy558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