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诸子百家
儒家——孔子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弟子三千,七十二贤
周游列国
“孔孟” “孔孟之道”。
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孔子误会了颜回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焚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数》)
?
子贡赎人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於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贡赎鲁人於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於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吕氏春秋?察微》
不同的回答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第十一章。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先进》第十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为政》)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子曰:“三(几个)人行(走路),必有我师焉(在里边)。择其(他)善者(好的地方)而(不译,顺接连词)从(学习)之(他),其不善者而(不译,顺接连词)改之(它)。”(《述而》)
曾子曰:“士(士人)不可以不弘毅(刚毅),任(任务)重(繁重)而道(道路)远。仁(传播仁义)以(以之)为(作为)己任(责任),不亦重乎?死而(顺接连词,不译)后已(停止),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岁(一年)寒(寒冷的时候),然(这)后(之后)知松柏之(结构助词,不译)后凋(凋零)也(语助词,不译)。”(《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迷惑而无所得),思而不学则殆(疲倦而无所得)。”?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为什么)谓(称呼)之‘文’也?”子曰:“敏(机敏)而好学,不耻(不以……为羞耻)下问(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以(因此)谓之‘文’也。”?
子曰:“默(默默的,口里不说)而(却)识(zhi 心里记住)之,学而(顺接连词,不译)不厌(满足),诲人不倦(疲倦),何有于我哉(于我有何哉)!”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路》第十三章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第七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qī] 。《论语?述而》
荡:清除,洗涤。
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
戚:在古代的意思形声。从戉,从尗,尗亦声。戉(yuè),斧子。第一个戚是指的斧子,第二个戚是指的斧别人,攻击别人,小人不是修自身的,是修别人的。
长戚戚: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与朋友之交,言而有信。《论语》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论语》
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