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刘志燕试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气道畅通是保持病人呼吸及氧疗的基础。 通畅气道 体位(昏迷者) 清除分泌物 咳痰 翻身拍背 吸引 解痉 支气管扩张剂 糖皮质激素 人工气道 简便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口咽通气道 鼻咽通气道 喉罩 二、氧疗 吸氧浓度 I型呼吸衰竭:可予较高浓度的吸氧(35%),使PaO2尽快提高到60mmHg或SaO2达90%以上。 II型呼吸衰竭:应予最低浓度持续吸氧,控制PaO2在60mmHg或SaO2于90%或略高。 二、氧疗 吸氧装置: 鼻导管或鼻塞:氧浓度不稳定 FiO2=21+4×吸入氧流量(L/min) 面罩: 简单面罩、带储气囊无重复呼吸面罩、文丘里(Venturi)面罩 注意事项: 保持吸入氧气湿化,妥善固定输氧的导管、面罩、气管导管,保持供氧设备清洁与通畅,告诫患者及家属不能擅自停止供氧或变动氧流量,以免发生意外。 三、增加通气量,改善CO2储留 呼吸兴奋剂 使用原则: a 保持气道通畅 b 脑缺氧、脑水肿未纠正而频繁抽搐者慎用 c 主要用于以中枢抑制为主、通气量不足引起的呼吸衰竭者 常用药物: 尼可刹米、洛贝林、多沙普仑 三、增加通气量,改善CO2储留 机械通气 a.神清,轻中度呼衰——无创正压通气 (鼻/面罩) b.病情重不能配合,昏迷——有创正压通气(人工气道) c.需长期机械通气 ——气管切开 四、病因治疗 五、纠正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 呼酸 最常见失衡类型 治疗:改善通气,不宜补碱 呼酸+代酸 低O2 血容量不足 → 乳酸产生↑ 肾功能损害 → 酸性代谢产物排泄↓ 治疗: 改善通气量,适量补碱(pH7.25) 呼酸+代碱 医源性为多:CO2排出过快、补碱、利尿 治疗:补氯、补钾、促进肾脏排出HCO3- 五、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呼碱 因通气过度排出CO2过多所致 治疗:纸袋呼吸。 呼碱并代碱   短期内排出CO2过多,又因肾代偿,机体碳酸氢盐绝对量增多所致。   治疗:精氨酸 10~20g,定时复查血气分析。 液体管理 六、营养支持 七、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与支持 肺动脉高压 肺心病 肺性脑病 肾功能不全 消化道功能障碍 DIC 八、合并症治疗 肺心病 右心功能不全 消化道出血 休克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 谢谢! 通气量 慢阻肺COPD 气道阻塞阻力 限制性肺病 肺张缩受限 肺顺应性 肺泡通气量 肺通气功能障碍?肺泡通气量不足、PAO2?、PACO2??Ⅱ型呼吸衰竭。 2.弥散障碍 肺内气体交换是通过弥散过程实现。 弥散障碍指O2、CO2等气体通过肺泡膜进行交换的物理弥散过程发生障碍。 CO2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的的弥散能力为O2的20倍, 弥散障碍主要是影响氧的交换,以低氧为主。 吸入高浓度的氧可以纠正弥散障碍引起的低氧血症。 * Presentation By ZhaoJie * 通常以低氧为主 弥散障碍 O2 CO2 弥散面积 肺泡膜的厚度和通透性 气体和血液接触时间 气体弥散能力 气体分压差 其他 影响因素 气体的弥散量取决于 肺泡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 肺泡的面积与厚度 气体的弥散常数 Add Your Title 血液与肺泡接触的时间 弥散膜厚度 气体分压 · 溶解度 · 肺泡呼吸面积 弥散速度 ∞  3.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通气/血流比值约为0.8,肺泡通气/血流比值失调有下述两种主要形式.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部分未经氧合或未经充分氧合的静脉血(肺动脉血)通过肺泡的毛细血管或短路流入动脉血(肺静脉血)中,故又称肺动-静脉样分流或功能性分流。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通气/血流比值增大,肺泡通气不能被充分利用,又称为死腔样通气。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通常仅产生低氧血症,而无CO2潴留,然而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也可导致CO2潴留。 Presentation By ZhaoJie *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模式图 未经氧合的静脉血直接流入肺静脉,导致PAO2降低,是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特例。 最常见于肺动静脉瘘。 提高吸氧浓度不能提高分流静脉血氧分压。 (若分流量30%) 4.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 发热 寒战 抽搐 呼吸困难 机 体 耗 氧 量 缺 氧 加 重 5.氧耗量增加 二、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中枢神经 循环 肾 呼吸 消化 酸中毒 电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