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我国消费者权益的国家保护修改版研讨
浅析我国消费者权益的国家保护
姓名:赵福慧 专业:法律系社工二班
指导老师:相天起
‘
摘要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明确了消费者的权利,确立和加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基础,弥补了原有法律、法规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方面调整作用不全的缺陷。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有不少内容涉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如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等,但是对于因提供和接受服务而发生的消费者权益受损害的问题,只有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做出了全面而明确的规定。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通过规范经营者应对维护消费者权益承担何种义务,特别是着重规范经营者与消费者的交易行为,即必须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从而也对社会经济秩序产生重要的维护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不是消费者个人之事,当代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密不可分,结构合理、健康发展的消费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均衡发展。没有消费,也就没有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成为贯彻消费政策的重要内容,因此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我活的消费者权益也存在很大的弊端。由于目前处于消费的剧烈变动期,我们的消费理念、消费价值观、消费模式、消费行为都存在诸多了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的阐释与分析,找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
关键词:消费者人群、消费者权益、我国的现状存在的弊端、完善的措施
一.我国现阶段消费者人群分布
(一)小学生
理性消费是主流,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得到继承和发扬。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小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性价比”,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同时,调查中发现有53%的小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孩子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书籍消费成为学生消费一大亮点,消费比重增加。随着现在文化市场的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消费的一大消费方向。
名牌、奢侈品消费在小学生消费群体中悄然抬头,压岁钱是小学生消费的主要来源。不少学生春节期间都会收到一笔数目可观的压岁钱,这些“小富翁”成为无节制消费的主力军。调查显示:有55%以上的学生压岁钱达千元。其中,超过半数表示把这些频频而来的压岁钱花在购买电子奢侈品、购买名牌服装和同学聚会上。
1.1、食品方面的消费问题
在此次调查和询问过程中,本人发想小学生在食品方面消费主要存在五个普遍的问题隐患。
第一是零食消费偏多。被调查学生中,有288人每日花销3元钱左右购买零食,55人每日花销3元 5元,5元 10元的学生26人,10元以上的学生23人,403名学生每日花销在购买零食上的费用,达到了1600元左右。而经常毫无节制地吃零食,甚至用零食代替营养平衡的三餐,营养素的摄入就会不全面,造成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下降。
第二是食品购买渠道存在隐患。对“常到什么地方购买食品地方”这一问题,选择“到校门前小卖部去购买”的占24.1%;选择“到地摊上去购买”的占3.7%;“说不清楚”的占11%;有112人每天都到校外小卖部、街边地摊购买油炸、膨化食品和劣等糖果。
第三是在食品消费认知上存在极大的依赖性。403名被调查学生中,161人表示由爸妈给买各类食品,107人选择通过媒体广告了解食品,82人选择同学推荐。这说明小学生在食品消费的认知上依赖性很强,他们多数不清楚或不完全清楚“三无”产品的定义,对劣质食品缺乏辨别意识和能力。
第四是学生最喜欢的往往属于过量食用则有害的食品。调查显示,小学生最为喜欢购买的食品为:各种香肠、肉干、鸡腿、饮料、汉堡、各种糖果、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等。这些食品多数为高糖、高脂、高盐的“三高”食品,还有的使用色素、添加剂过量。如果经常大量食用可能导致儿童高血压病、肥胖症、厌食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病概率增高。
第五是在食品消费中不懂得如何维权。针对“购买的食品变质或出现异味该怎么办”这一问题,61.6%的学生选择“找卖主退换”;33.1%的被调查者表示“找个垃圾桶,把它丢掉,然后再去买个好的”;还有5.5%的学生选择“强制吃了”。绝大部分小学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里“双倍返还”的明确规定不甚知晓。
1.2文体娱乐和交友方面的消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