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资料简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三 北 魏孝文帝改革 二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课标要求: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1、经济上: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表现: 农业生产的发展 洛阳的繁盛 (1)农业生产的发展; 1、改革前北方的经济状况; 1)经济状况; 2)原因; “中原萧条,千里无烟” 近百年战乱的影响。 (1)农业生产的发展; 1)经济状况: 2)表现: 2)原因: 北方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 ⑴均田制实行、吏治改善、农民负担调整 ⑵政府重视农业水利工程修建、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推广 ⑶民族大融合和各族人民辛勤劳动。 政府收入、农业技术、水利工程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社会安定,给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了安定的环境,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均田制的推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荒地的开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商品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洛阳的繁盛 1、洛阳的历史概况及城市变迁; 思考1:历史上的洛阳是怎么样的?试回顾他曾经作过哪几个王朝的都城? 思考2:为了洛阳的重新繁盛,孝文帝做了哪些积极的贡献?结果? 繁盛的洛阳——城市经济的发展 原因:孝文帝迁都______,重修洛阳城和宫殿。 表现 (1)洛阳不仅成为全国的______中心,而且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超过平城和建康)。 (2)规模很大。 (3)工商业兴盛,市场繁荣,城东的小市和城西的大市是主要的商业区,商品种类繁多。 (4)洛阳是当时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商业城市,政府专门设立了_________方便外商。 洛阳 政治 四通市 北魏的洛阳,城西有大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 市场上金银、锦绣、瓷器、漆器,应有尽有。全城十多万户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城南有“四夷馆”,专供外来商人居住。馆舍房子整齐,路旁栽种着青槐绿柳。城中有不少“资财巨万”的富商大贾,有的富商住宅非常华丽,车马服饰可以同王侯相比。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 北魏社会经济的变化的影响  (1)推动了鲜卑族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 (2)促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与制度,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2、政治上: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巩固了北魏统治 。 政权封建化加速 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 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 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 3、民族关系上: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注意:民族融合 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2)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3)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中国民族融合的几个高潮 1、三国至南北朝 2、五代十国 3、元朝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3、北方民族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境内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代。原因有二(1)魏晋时期,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不断迁居中原,各族人民长期通婚杂居,相互融合。(2)孝文帝大力推行的革除旧习的改革,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 表现; 影响; 胡汉差别逐渐消除,中原先进文化成为各民族共同接受的文化。 表现 (1)汉语作为“ ”被确定下来,中原的先进文化成为各民族共同接受的文化。 (2)南迁的北方 也把他们的优秀文明成果带到中原,并与中原文化融合。 正音 游牧部落 3、北方民族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境内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代。 表现; 影响; 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延伸: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1)孝文帝改革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趋势。 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2012年3月《百家讲坛》列举了历史上对孝文帝全盘汉化改革的四种观点: 一是褒扬肯定。认为他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推动了各民族的融合,促进了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