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泳分离法
电化学分离方法张宇 概述 电化学分离法的定义:基于原子或分子的电性质以及离子的带电性质和行为进行化学分离的方法。电化学分离的特点:??操作简单,往往可同时进行多种试样的分离;??除消耗一定电能外,化学试剂消耗少,放射性污物少;??分离速度比较快(除自发电沉积和电渗析),尤其高压电泳,即使复杂样品也能快速分离。1 自发电沉积2 电解分离法3 电泳分离法4 电渗析分离法5 化学修饰电极分离富集法6 溶出伏安法电泳分离方法一、电泳分离法的发展和特点前 言1937年,瑞典科学家蒂塞利乌斯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电泳仪,建立了移界电泳法,并于1948年荣获诺贝尔奖。70年以来,电泳技术围绕制胶、电泳、染色三个技术环节,不断改进,以实现下列目标: 1、提高分辨率及灵敏度。 2、简化操作,缩短电泳时间。 3、扩大应用范围。各类电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电泳定义1: 液体介质中带电的胶体微粒在外电场作用下相对液体的迁移现象。定义2: 依据分子或颗粒所带的电荷、形状和大小等不同,因而在电场介质中移动的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技术。 定义3: 带电物质或细胞在电场中的泳动。根据大分子或颗粒的电荷、大小和形状不同,使其在通过电场中的凝胶或介质时发生分离的方法。简单定义:电泳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electrophoresis, EP)。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1937 年瑞典学者 A.W.K.提塞留斯设计制造了移动界面电泳仪 ,分离了马血清白蛋白的3种球蛋白,创建了电泳技术。阿恩·威廉·考林·提塞留斯 提塞留斯是瑞典著名生化学家和物理化学家。1902年8月10日出生在斯德哥尔摩,在乌普沙拉大学获三个硕士和一个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 他改进、设计了电泳仪,成功地分离了血清中的蛋白质,对氨基酸和肽也作了分离研究,改进了色层分离法,他设计的电泳仪至今还在应用,发展了生物化学的研究手段,荣获1948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还多年担任诺贝尔基金评审的委员,副会长和会长之职。 1971年10月29日因心脏病突发而卒于家中,终年69岁。Arne Wilhelm Kaurin Tiselius电泳特点在确定的条件下,带电粒子在单位电场强度作用下,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即迁移率)为常数,是该带电粒子的物化特征性常数。不同带电粒子因所带电荷不同,或虽所带电荷相同但荷质比不同,在同一电场中电泳,经一定时间后,由于移动距离不同而相互分离。分开的距离与外加电场的电压与电泳时间成正比。 电荷移动规律利用电泳可以确定胶体微粒的电性质,向阳极移动的胶粒带负电荷,向阴极移动的胶粒带正电荷。 一般来讲,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等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带正电荷; 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硫化物等胶体微粒吸附阴离子,带负电荷。 因此,在电泳实验中,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向阴极移动,三硫化二砷胶体微粒向阳极移动。利用电泳可以分离带不同电荷的溶胶。 应用领域1809年俄国物理学家Peнce首先发现了电泳现象,但直到1937年瑞典的蒂塞利乌斯建立了分离蛋白质的界面电泳(boundary electrophoresis)之后,电泳技术才开始应用。本世纪60-70年代,当滤纸、聚丙烯酰胺凝胶等介质相继引入电泳以来,电泳技术得以迅速发展。丰富多彩的电泳形式使其应用十分广泛。电泳技术除了用于小分子物质的分离分析外,最主要用于蛋白质、核酸、酶,甚至病毒与细胞的研究。由于某些电泳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具有高分辨率及选择性特点,已成为医学检验中常用的技术。 电泳种类I :移动界面电泳 是将被分离的离子(如阴离子)混合物置于电泳槽的一端(如负极),在电泳开始前,样品与载体电解质有清晰的界面。电泳开始后,带电粒子向另一极(正极)移动,泳动速度最快的离子走在最前面,其他离子依电极速度快慢顺序排列,形成不同的区带。只有第一个区带的界面是清晰的,达到完全分离,其中含有电泳速度最快的离子,其他大部分区带重叠。 电泳种类II :区带电泳 是在一定的支持物上,于均一的载体电解质中,将样品加在中部位置,在电场作用下,样品中带正或负电荷的离子分别向负或正极以不同速度移动,分离成一个个彼此隔开的区带。区带电泳按支持物的物理性状不同,又可分为纸和纤维膜电泳、粉末电泳、凝胶电泳与丝线电泳等。 电泳种类III:等电聚焦电泳 是将两性电解质加入盛有pH梯度缓冲液的电泳槽中,当其处在低于其本身等电点的环境中则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若其处在高于其本身等电点的环境中,则带负电向正极移动。当泳动到其自身特有的等电点时,其净电荷为零,泳动速度下降到零,具有不同等电点的物质最后聚焦在各自等电点位置 ,形成一个个清晰的区带,分辨率极高。 区带电泳1按支持物的物理性状不同,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