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__古代商业的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__古代商业的发展

对唐朝长安城商业活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对外商业交往频繁,是亚洲各国经济交流中心? ②对商业经营场所有严格的区域限定? ③对商业活动时间有较严格的规定 ④代表了我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到北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是指 A、商业活动不再严格限制在“市”里 B、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移 C、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城市 D、城市向南方发展 唐代长安城设立市坊制度,宋代东京城打破市坊界限,这种变化主要有利于 A.市民的生活 B.文化的交流 C.国家对人民的统治 D.商业的发展 A D (课堂检测2) 陆游《杂赋》诗“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宋代的草市(   ) A.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B.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政府对草市的行政管理加强 D.草市发展为乡村集市 B 3.唐代以前,我国城市中关于坊市设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坊市不分开 ②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 ③出现夜市、晓市等 ④商业贸易受官府严格控制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B 元朝时代被外国旅行家誉之为世界第一大港的城市是 A、北京 B、广州 C、杭州 D、泉州 D ? 4.我国对外贸易的路线,由汉唐的以陆路为主转到宋元的以海路为主,其原因不包括(  ) ? A.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   B.北方战乱频繁,严重影响陆路交通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D.造船技术提高,指南针用于航海 A 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正确解释是 A.禁止对外一切联系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只禁止外国人来到中国经商 D.只禁止中国人到海外经商 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最严重的后果是: 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了工商业发展 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了中外经济交流 C、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D、避免受到影响,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 B C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A、禁止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正确解释是 A.禁止对外一切联系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只禁止外国人来到中国经商 D.只禁止中国人到海外经商 B B 市坊制度的变化: 宋以前 宋以后 时间 空间 管理 按时开市闭市; 打破时间限制; 市坊分开,有严格的地域限制; 打破市坊界限; 严格管理; 官府不直接监管; 3、总结:古代“市”的变迁: 宋代以前 宋代以后 a\县治以上城市,一般都在特定位置设市; b\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 c\市坊分开,有严格时间限制,官府设市令或市长管理; a\城市中的“坊、市”地域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b\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 c\出现四大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d\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形成以“集市—镇—大城市”三级市场体系,促进商业的繁荣; e\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出现“早市”、“夜市”。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4、古代城市的发展: 都市 位置 兴盛原因 功能 特点 长安 洛阳 开封 大都 临安 扬州成都 a\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交通枢纽为主; b\兼具商业中心;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大运河的开通; c\经济重心南移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 a\商业中心; b\文化中心; 北方 南方 a\经济中心依附于政治中心; b\城市人口日益增加,规模日益扩大; 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城市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b\南方城市日益超越北方(扬一益二); c\明中叶,江南城市甚至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 a\政治文化中心; b\军事战略位置; c\交通要道; 5、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转变,城市政治功能减弱,商业功能增加,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2)农业上分工扩大,农村人口大量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日益扩大; (3)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更加开放、自由; (4)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对城市变迁影响巨大,使南方城市超越北方;甚至明中后期,南方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5)政府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商”的政策没变; 三、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文档评论(0)

yanpa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