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北魏文官俑
北魏时期人民的服饰
北魏都城洛阳平面图
北魏龙门石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认识改革措施的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 问题讨论与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是值得肯定的 。
重点:孝文帝改革中创建新制和移风易俗。
难点: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
一、卓有成效的新制
二、巧设计迁都洛阳
三、雷厉风行,移风易俗
1.特点:
2.措施
1).俸禄制
2).均田制
3).三长制
4).租调制
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建立新制度取代旧制度
一、卓有成效的新制
俸禄制
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
吏治得到改善,农民安心从事生产,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放,不许官吏自筹.
原因:
目的:
内容:
影响:
吏治混乱,贪污严重,影响财政收入,加深矛盾。
均田制
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无地少地农民得到土地,
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前提:
内容:
影响:
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
一、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分露田时会加倍或加两倍授给,以备休耕;身死或年满七十岁,须还露田于官,桑田则为世业田,不须还官;按照规定,桑田内要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至于不宜蚕桑的地区,则改受麻田,当中男子十亩,妇人五亩。
二、露田、桑田均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
三、奴婢受田数量和办法与农民相同。他们可得壮牛一头,田三十亩,但不再给桑田。
四、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 后代谓此“公田”为“职分田”或“职公田”。
北魏政权怎么知道多少农民分到了土地,又怎么向他们征税、征发徭役兵役呢?
“三长制”
思考:三长制实行之前的地方统治
机构叫什么?有何弊端?
农民
宗主
北魏政权
农民
北魏政权
(改革前)
(改革后)
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
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有利于国家对人民推行均田制
内容:
影响:
“三长制”
租调制
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新生政权.
内容:
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交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
作用:
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发展了生产,缓和了矛盾,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套政治经济制度,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后期改革奠定了基础.
目的:
必修2:战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类型
土地所有制类别
特点
备注
国有土地所有制(官田)
所有权属于国家;北魏隋唐均田制
不是主要类型,但一直存在;
土地私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主要供君主私人开支
地主土地私有制
土地兼并成为扩大地产的主途径
从东汉起出现田庄;兼并引起动荡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拥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
3.意义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政权的巩固
奠定后期改革的基础
二、巧设计迁都洛阳
1. 原因
2. 过程
3. 影响
1.孝文帝自身的原因。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教养之下,深受汉族文化影响,认为鲜卑族必须学习汉族文化才能巩固政权,统一南北。
2.平城不宜为都。
3.洛阳的优势。
(1)位置偏北,不能充分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不利于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2)周围多为游牧区,耕地少,粮食产量有限。(3)长期为北魏都城,保守势力大,不利改革。(4)北方出现强大少数民族柔然族,威胁其安全。
(1)曾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的都城,自古以来就是黄河流域政治文化中心。(2)周围地区农业发达,能给大都市提供充足的粮食。
1、原因
1)政治: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2)经济: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3)军事: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
4)地理:旧都偏居塞上,经 略中原困难
直接目的: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
根本目的: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1.平城草木丰盛,牛羊成群,气候不冷不热,而洛阳夏季酷热难耐,为什么要迁到洛阳去呢?
2.我是个大奴隶主,在平城有豪华的宅院,大量的地产,还有众多的奴隶,生活的很好,不能迁都。
3.我们平城周围多数是鲜卑人,而洛阳周围多数是汉人,语言不统一,多别扭。
4.平城是祖宗定下来的都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概述.ppt
- 质点运动力学3试题.ppt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试题.ppt
- 质量部用培训(2.22)试题.ppt
- 质量部中短期工作规划试题.ppt
- 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导则试题.ppt
- 质量工程师中级培训试验设计试题.ppt
- 【金版】2014-2015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配套课件:第一讲细胞的增殖概述.ppt
- 质量管理体系五种核心工具MSA试题.ppt
- 质量管理员药学服务试题.ppt
- 【六上】4.5相貌各异的我们----刘约翰概述.ppt
- 【六上】4.6原来是相互关联的----刘约翰概述.ppt
- 【名师测控】2016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13We’retryingtosavetheearthPeriod2课件概述.ppt
- 【名师导学】(新课标)2016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九单元第一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及发展阶段课件概述.ppt
- 【名师导学】第一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及发展阶段概述.ppt
- 【名师导学】高考一轮物理总复习:第12章《光电磁波与相对论》章末课件概述.ppt
- 【名师金典】2016新课标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2单元-第1讲细胞膜和细胞核(含流动镶嵌模型)概述.ppt
- 【名师金典】2016新课标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3单元-第1讲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概述.ppt
- 【名师面对面】2015届高三区域地理复习课件:第3部分第2讲中国的地形概述.ppt
- 【名师面对面】2015届高三区域地理复习课件:第3部分第6讲中国的农业概述.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