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替莫唑胺剂量密度法的无进展生存率较高 替莫唑胺剂量密度方案(7 day on/ 7 day off)治疗复发GBM的疗效 时间(月) 无进展生存率(%) 早期 延长 再激发 中位(95% CI) 3.6个月(1.4~5.9) 1.8个月(1.7~1.9) 3.7个月(1.1~7.4) 替莫唑胺剂量密度方案(继续TMZ 50 mg/m2/d治疗长达1年或至出现进展)治疗复发GBM的疗效 替莫唑胺剂量密度法的无进展生存率较高 替莫唑胺剂量密度方案失败的患者 可应用贝伐单抗单药(患者骨髓储备功能不良)或者联合应用依立替康(患者骨髓储备功能良好) 根据患者情况,还可应用其他一线治疗方案(如PCV方案) 还可应用二线、三线化学疗法,如基于铂类药物的方案等 (应注意:铂类药物单独使用疗效有限) 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的化学治疗 复发间变性胶质瘤的化学治疗 复发的间变星型细胞瘤和复发间变少突胶质细胞瘤 化学治疗与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相同; 在治疗前推荐检测胶质瘤1p/19q缺失状态。 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抗血管治疗 VEGF为靶标的分子靶向药物——贝伐单抗用于复发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 2004年获FDA批准上市,用于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 研究证实,贝伐单抗单药或与其他药物(替莫唑胺、卡铂等) 联合对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有一定临床效果; 尚需更多的研究结果以明确最佳的治疗剂量及模式。 低危患儿经系统治疗后5年复发率为 20%,高危患儿则超过 50%; 复发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受既往放化疗的限制 首次治疗未行放疗者: 手术(限于局部复发)+放疗(年龄3岁者不推荐放疗)+化疗,放疗(低剂量,同步长春新碱)结束后选择环磷酰胺、顺铂、塞替派、长春新碱、Etoposide等多元化疗; 首次治疗已接受全脑脊髓放疗者:再次放疗需慎重。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效果尚不明确。 小儿髓母细胞瘤复发的治疗 小儿室管膜瘤复发的治疗 首次治疗后复发率达43%~72%; 应注意脊髓播散的可能; 复发肿瘤手术再次切除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改善预后; 再次手术后若条件允许,推荐放射治疗; 替莫唑胺对儿童复发室管膜瘤效果不显著; 复发病例目前最有效的化疗药物为:顺铂和Etoposide。 小儿星形细胞瘤复发的治疗 占儿童原发脑肿瘤的50%,其中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占大多数; 低级别肿瘤复发者可选择顺铂+Etoposide; III~Ⅳ级肿瘤较少见,预后较差,关于化疗对其复发疗效的研究尚少;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对复发后肿瘤的疗效尚不确定。 随访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特指常规抗肿瘤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和影像学复查; 目的: 评估肿瘤的控制情况 监测由肿瘤引起或治疗相关性的病征变化 为病人及家属提供精神心理方面的医学支持 指导病人的功能康复 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随访的内容 临床基本情况复查:全身情况、认知和精神心理状况、神经系统体征及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以及影像学复查; 评估肿瘤的控制情况首选MRI平扫[T1、T2(Flair)、DWI]及T1增强扫描,除非有禁忌。 随访的内容 多领域专家参与,包括神经外科学、放疗和化疗、神经病学、影像学、精神心理学、护理学与康复治疗学等; 采用MRS、灌注MRI、PET/CT可辅助区别放射性坏死与肿瘤进展; 监测并处理由肿瘤引起或治疗相关的病征:控制瘤周水肿中类固醇激素的使用、减量与停用、类固醇激素的副作用,抗癫痫药物的选择、减量与停药时机、放疗和化疗的近期及远期副反应; 采用国际通用的评定手段、量表与技术来评估病人意识、精神心理和认知状态、神经功能障碍及生存质量。 随访的时间和间隔 目前无高级别证据来确定随访的时间及间隔。 常规随访间隔: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为1~3个月;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为3~6个月。 成人低级别幕上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 每3~6个月随访1次,持续5年;以后每年至少随访1次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 放疗后2~6周应随访1次,以后每1~3个月随访1次,持续2~3年,再以后随访间隔可适当延长 随访的时间和间隔 成人颅内室管膜瘤 每3~4个月随访1次,持续1年;以后每4~6个月1次,持续2年;再以后每6~12个月进行1次。 对于术前脊髓影像学有阳性提示或存在脑积水的患者,从首次随访开始,影像学检查便应包括脊髓MRI检查。 成人髓母细胞瘤和幕上PNET 每3个月1次脑MRI,每6个月1次脊髓MRI,持续2年;以后每6个月1次脑MRI,每年1次脊髓MRI,持续3年;再以后,每年1次脑MRI。应注意可能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外播散。 髓母细胞瘤 前 言 中枢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1021.187—2018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紫苑.docx VIP
- 2025年一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精选考点.pdf VIP
- 国内外不锈钢标准目录中国.pdf VIP
- 中国行业标准 YY 9706.277-2023医用电气设备 第2-77部分:采用机器人技术的辅助手术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pdf
- JED-739-中文版-在铁基体上的锌镍镀层及钝化-2015.11版.doc VIP
- 漏洞评估报告.doc VIP
- 健康从骨骼做起课件.pptx
-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吴树森.ppt VIP
- 年产20万吨硫铁矿选矿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演示.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