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类型 阻尼比(%)ξ 焊接钢框架体系,内外墙均为柔性连接 2 焊接或栓接钢框架体系, (1)刚性维护墙,柔性内墙 (2)混凝土剪力墙 5 7 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 (1)内外墙均为柔性连接 (2)刚性围护墙,柔性内墙 (3)混凝土剪力墙 5 7 10 钢筋混凝土全墙体系 10 表8 几类结构的阻尼比标准值 2.采用高延性构件 (1)延性的作用 弹性地震反应分析的着眼点是承载力,用加大承载力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弹塑性地震反应分的着眼点是变形能力,利用结构的塑性变形的发展来抗御地震,吸收地震能量。因此提高结构的屈服抗力只能推迟结构进入塑性阶段,而增加结构的延性,不仅能削弱地震反应,而且提高了结构抗御强烈地震的能力。 (2)延性与地震作用的关系 对大量单自由度体系的分析结果表明,弹塑性结构与对应的弹性结构(刚度、阻尼相同,但无屈服点)的地震反应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1.长周期结构 地震作用下,弹塑性结构的最大侧移近似等于对应弹性结构的最大侧移(图18)。假想的弹性结构没有屈服点,所承受的最大地震力为Fe。实际的弹塑性结构地震作用增长到Fy时,结构发生屈服,荷载不再上升。 由于A点的位移等于C点的位移,故有 令 ,则有 μ为结构的延性系数。C称为结构影响系数,其实际含义是弹塑性结构的等效弹性地震作用的折减系数。 图18 长周期结构地震反应 2.中等周期结构 地震作作用下,弹塑性结构吸收的能量近似等于对应弹性结构吸收的能量。从图19所示的荷载与变形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弹性结构达到最大位移时所吸收的地震能量,可由三角形面积△OAE来代表;弹塑性结构达到最大位移时所吸收的地震能量,等于梯形面积□OBCD。故有: 等式两边同乘以 , 并引入 ,故有 图19 中等周期结构地震反应 因 ,代入上式,得: 上式给出具有长周期和中等周期弹塑性结构地震作用的折减系数C。C值随结构延性μ值增大而迅速减小的衰减曲线示于图20。从中可以看出,增大结构延性可以显著减小所需承担的地震作用。 图20 地震作用折减系数与延性的关系 (3)延性与耗能: 一个结构耐震性能,主要取决于这个结构的“能量吸收与耗散”能力的大小,而它又取决于结构延性的大小。延性好,则结构通过弹塑性变形耗散大量能量,使结构免于倒塌。 3.附设耗能装置 在结构一定部位上设置专门的耗能元件,例如摩擦耗能或利用材料塑性耗能的元件,地震时,有相当一部分的地震输入能量消耗于这种耗能元件,以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达到减轻主体结构损坏的目的。 4.结构振动控制 结构振动控制即在工程结构的特定部位装设某种装置(如隔震垫、消能支撑、消能剪力墙、消能节点、消能器等)、或某种子结构(如调频质量等)、或施加外力(外部能量输入),使工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其结构的动力反应(如加速度、速度、位移)得到合理的控制,从而确保结构本身及结构中的人、仪器设备、装修等的安全和处于正常的使用状态,使其在外界的干扰作用下的各项反应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依据是否需要外界能源,结构控制分为:被动、主动、半主动、混合和智能控制。 (三)优选耗能杆件 1.在结构中选择主要耗能构件或杆件的原则: (1)它不是承受竖向荷载的主要构件,其轴压比值较低。 (2)它屈服后的变形与稳定受到其他仍具有良好工作性能杆件的约束。 (3)它能提供饱满稳定的滞回环。 因此,选择构件中轴力较小的水平杆件为主要耗能构件,使整个结构具有较大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2.耗能形式的选择 (1)弯曲耗能优于剪切耗能:震害调查表明,剪切斜裂缝随着持续地震动而加长加宽,震后基本不闭合;弯曲横向裂缝震后基本闭合。试验表明,杆件的弯曲耗能比剪切耗能大得多。因此尽可能将剪切变形为主的构件转变为弯曲变形为主的构件,如开通缝连梁,双功能连梁,低剪力墙开竖缝,梁端开水平缝。 (2)弯曲耗能优于轴变耗能:轴力杆件受拉屈服伸长后,再受压不能恢复原长度,而是发生侧向屈曲,其吸收的地震能量十分有限。用弯曲杆件的变形来替代轴力杆件的变形,将取得良好的抗震效果。普通的轴交支撑体系(图21-a),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主要靠各杆件特别是斜杆的轴向拉伸或压缩来耗能,耗能能力小。如果用偏交支撑(图21-b)取代轴交支撑是提高其耗能能力的简易措施。 偏交支撑的特点:(1)斜杆轴线与梁轴交点偏离节点中心一段距离;(2)斜杆的轴向抗拉或抗压强度,大于水平杆件的抗弯承载力。因此斜杆不论受拉或受压始终保持平直,从而利用水平杆件的弯曲来耗能,这就大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子课件-《理解与表达》(第一课训练一整体感知与关键信息)-4.pptx VIP
- ppt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pdf VIP
- FANUC PMC信号地址汇总表.pdf VIP
- 仓储管理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 GB/T 37356-2019 色漆和清漆 涂层目视评定的光照条件和方法.pdf
- GB 55014-2021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pdf
- 2025年迷迭香酸行业洞察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预测报告.docx
- 城市规划概论_课件.ppt VIP
-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BurpSuite的应用.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