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17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docVIP

【世纪金榜】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17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纪金榜】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17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

课时提升作业 十七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小题分 1.(2016·眉山模拟关于我国农业《孟子梁惠王上》中有“深耕易耨”之说在《荀子富国篇》中也有“多粪肥田”“长斗石取上种”等说法。这些记载反映出战国时期(  )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农业主体地位的形成 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 【 马克思指出“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马克思反对皇权主义 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小农人数众多却互不来往 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2.(2016·长春模拟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 减少犁耕依赖经营更趋市场化 注重精耕细作生产日趋专业化 3.(2016·赤峰模拟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亿亩、亿亩、亿亿亩。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  ) 根源于古代人口的持续增长 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 体现了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反映出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 4.(2016·河池模拟战国时郑国在秦国修好郑国渠后使秦国关中变为沃野秦国日益昌盛逐渐统一六国。这表明(  ) 秦国完成统一主要靠兴修水利 兴修水利有助于实现国家富强 郑国在秦统一过程中应记首功 当时各国都比较重视兴修水利 5.宋代没有田产的客户即佃户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按宋代法律客户退佃离开时地主不得阻挠。这表明宋代(  ) 政府户籍管理松散混乱 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减轻 【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列举了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或称玉麦或称玉蜀黍盖亦从他方得种”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还详细记述了玉米的功用。这说明当时中国(  ) 玉米种植已经比较广泛 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 政府大力引进外来品种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6.徐光启在《农政全书》谈及治蝗之策时说“陆田命悬于天人力虽修水旱不时一年之功弃矣水田制之由人力人力苟修则地利可尽也且虫灾之害又少于陆水田既然其利兼倍与陆田不侔也。”其主张是(  ) 发展旱地种植业将旱田改造为水田 兴修水利工程利用人工防治技术 7.下面是摘自柳斌《中国近代粮食生产衰落原因分析》中的中国古代粮食相关情况统计表。这表明(  ) 时期 粮食亩产 公斤亩年 人均占有原粮 公斤人年 劳动生产率 公斤劳动力年 战国中晚期 460.5 1659.0 西汉末 496.5 1759.0 唐 628.0 2262.0 宋 579.5 2087.5 明 559.0 2013.5 清中叶 314.0 1131.0 A.封建社会人们生活改善不大 明清之际耕地抛荒严重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停滞 唐朝时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 《新全球史》载“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对“这项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缓解了政府的财政问题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8.“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表明(  )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小农经济遭遇危机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农民生活艰难困苦 【 (1)原因: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其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2)影响:①土地兼并现象导致两种矛盾突出:一是农民负担加重,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尖锐;二是封建国家赋税收入减少,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严重。②两种矛盾的发展将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 9.(2016·昆明模拟西汉时期盐业官营的形式是在产盐区设置的盐官备煮盐用的“牢盆”募人煮盐产品由政府统一收购发放。铁业官营的形式是由产铁区设置的铁官采冶铸造发卖铁器。盐铁官营(  ) 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经济基础 增加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推动了煮盐冶铁技术的发展 稳定盐铁价格保障民生 【 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d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