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纪金榜】(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评估检测 新人教版
单元评估检测(五)第五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1946年3月13日斯大林发表谈话:“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而且丘吉尔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应当指出,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朋友在这方面非常像希特勒及其伙伴。”这段话表明 ( )
A.美英两国的法西斯势力猖獗
B.英国企图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C.美苏关系进入了“冷战”时期
D.美苏正由战时同盟走向对立
【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1946年”“丘吉尔”等信息,可知斯大林所指为“铁幕”演说,该演说揭开“冷战”的序幕。“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可知美苏开始由同盟走向对抗,D正确;此时法西斯势力已被消灭,A错误;在“冷战”背景下,大国间没有试图发动相互间战争,B错误;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冷战”正式开始,故C错误。
2.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冷战”,是两国竞争地缘政治利益的结果。苏联曾尝试将其地缘政治利益延伸到美国的后院,由此引发了 ( )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柏林墙”危机 D.古巴导弹危机
【解析】选D。朝鲜位于东亚地区,越南位于东南亚地区,而美国位于北美洲地区,三国相距甚远,故A、B错误;德国位于欧洲地区,不属于美国后院,故C错误;古巴位于中美洲地区,距美国较近,故D正确。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在一份文件中宣称:“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下列各项,最能体现材料中“目的”的是 ( )
A.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在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
D.扶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可知,这个计划主要是恢复欧洲经济,由此可判断为马歇尔计划,而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A错误,C正确;材料是指经济方面的政策,而不是军事方面的北约,故B错误;材料所指整个欧洲而非联邦德国,故D错误。
【拓展延伸】从经济折射点看马歇尔计划
两极格局下,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战后经济复兴,从经济上增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形成,但是缺少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世界经济体系是不完整的。
4.(2016·南阳模拟)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一改以往的不承认政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不能以施加压力的方式强迫那些不愿意的国家成为盟国。……只要这些国家决心维护自己的独立,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积极的政策,我们就应支持和援助他们”。美国这一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基于 ( )
A.自身实力的削弱 B.“冷战”对抗的需要
C.经济危机的困扰 D.不结盟国家的斗争
【解析】选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形成两极对峙的格局,美国在世界范围内与苏联实行对抗,因此材料中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态度的变化,说明美国减少敌对国家,目的是遏制苏联,故B正确。
5.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问法国,会谈时提出著名的“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建设构想。1966年3月,戴高乐宣布法国退出北约的同时加强了与苏联的关系。这表明20世纪60年代 ( )
A.法国日益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B.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
C.欧洲普遍加强了政治经济联系
D.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解析】选D。法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已经取得政治大国的地位,故A错误;20世纪60年代美苏争霸的态势是美攻苏守,故B错误;材料中法国谋求改善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关系,与欧洲普遍加强政治经济联系无关,故C错误;戴高乐的外交活动意在提高法国的国际影响力,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摆脱美国的外交控制,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的趋势,故D正确。
6.(2016·德州模拟)1970年,美国正式宣布从韩国撤走一个师即缩减2万人。作为补偿,尼克松批准在五年内向韩国提供1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帮助韩国军队实现现代化。这反映出 ( )
A.美国调整了在亚洲的战略
B.美国放弃了全球称霸战略
C.美国用军援取代在韩驻军
D.美国将战略重心重新转向欧洲
【解析】选A。“美国正式宣布从韩国撤走一个师即缩减2万人”说明美国调整了在亚洲的战略,故A正确;1970年是美苏对峙时期,美国并没有放弃全球称霸战略,故B错误;美国用军援取代在韩驻军只是表面现象,故C错误;1970年美国战略重心仍在亚洲,故D错误。
7.据“维基解密”网站日前披露,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制定了一个计划,打算派出鲍勃·迪伦等偶像歌手前往苏联巡回演出,去赢得公众支持……美国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 )
A.扩大西方民主文化的影响力
B.丰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017版高考政治专题汇编 专题十三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doc
-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017版高考政治专题汇编 专题十六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doc
-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017版高考政治专题汇编 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
-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017版高考政治专题汇编 专题十四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doc
-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017版高考政治专题汇编 专题十五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doc
- 【与名师对话】(课标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课时跟踪训练16 两次工业革命.doc
- 【与名师对话】(课标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课时跟踪训练15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
- 【与名师对话】(课标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时跟踪训练5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doc
- 【与名师对话】(课标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时跟踪训练6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doc
- 【与名师对话】(课标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跟踪训练17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中国名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
- 【世纪金榜】(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5.14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世纪金榜】(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5.15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世纪金榜】(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8.2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
- 【世纪金榜】(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8.2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
- 【世纪金榜】(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8.2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世纪金榜】(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8.2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世纪金榜】(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8.22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
- 【世纪金榜】(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评估检测 新人教版.doc
- 【世纪金榜】(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8.22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世纪金榜】(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6.16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