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纪金榜】(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15.36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
【特别提醒】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传播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2)客观上,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民主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这种先进思想的指导。(3)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同时,五四运动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史论要旨】 1.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方向,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史料探究】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材料 (2013·天津文综改造)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 探究1:演讲中提到的“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讲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苏俄学习,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材料 从1903年1月赵必振首次翻译《共产党宣言》部 分段落到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 中文全译本为止,翻译《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文字大约 有14种,其中可以肯定是依据日文译的有8种,有可能是 依据日文译的有3种,占全部中译本的79%,这为其后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条件。…… 李大钊在留学日本期间就已经接触了马克思主义。1917年到1921年间先后东渡日本的青年知识分子,如陈望道、李达等,基本上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了,并很快成为十月革命后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筹建中国共产党的主力。 ——摘编自王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起源语境研究》 探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路径,概括说明留日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第36讲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考点一 新文化运动 【主干回顾】 一、背景 1.经济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_________进一步发展。 2.思想基础:_________使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资本主义 辛亥革命 3.阶级基础:资产阶级要求冲破_________牢笼,实行民主制度。 4.直接原因:袁世凯掀起一股_________的逆流。 封建思想 尊孔复古 二、兴起 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旗手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阵地 《新青年》成为主要阵地;_________成为主要活动基地 青年杂志 北京大学 三、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 指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是指以孔子 为代表的传统儒家道德。甚至有人提出了“_______ _____”的口号。 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精神和近代 自然科学法则 打倒孔 家店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的《文学改良刍 议》、陈独秀的《___________》揭开了文学革命 的序幕。鲁迅的《_________》和《孔乙己》是新文 学的典范。 文学革命论 狂人日记 【特别提醒】 1.康有为尊孔与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的本质 康有为借用孔子权威来宣传变法维新,新文化运动通过否定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来宣传“民主、科学”,二者在本质上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四、影响 1.猛烈冲击了_________的统治地位,使青年人的思想 得到空前的解放。 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___________的洗礼。 3.为__________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4.对东西方文化存在_________或绝对肯定的局限性。 封建思想 民主与科学 马克思主义 绝对否定 【特别提醒】 2.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1)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2)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的阶级局限性和思想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前期的领导者当时还属于资产阶级,他们思想认识的方法还是资产阶级形式主义的方法,还不具备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3.新文化运动的“新”含义 (1)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与名师对话】(课标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课时跟踪训练16 两次工业革命.doc
- 【与名师对话】(课标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课时跟踪训练15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
- 【与名师对话】(课标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时跟踪训练5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doc
- 【与名师对话】(课标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时跟踪训练6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doc
- 【与名师对话】(课标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跟踪训练17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中国名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
- 【与名师对话】(课标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跟踪训练18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 【与名师对话】(课标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课时跟踪训练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doc
- 【与名师对话】(课标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 课时跟踪训练27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doc
- 【与名师对话】(课标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 课时跟踪训练28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
- 【与名师对话】(课标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课时跟踪训练39 中国历史上的任务.doc
- 线上音乐艺术教育跨境平台用户行为分析与产品优化建议.docx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城市慢行系统建设项目与城市社区安全防范融合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合成生物学技术在新型抗生素研发中的应用与投资展望.docx
- 医疗行业智慧医院建设现状及信息化升级路径深度报告.docx
-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创新与城市交通规划理念更新.docx
- 流媒体平台竞争格局深度分析:2025年内容创新与电影IP运营报告.docx
- 氢能燃料电池船舶2025年应用案例与产业布局分析.docx
- 智慧校园背景下2025年教学资源整合与创新应用方案分析.docx
- 深度解析:2025年智能家居设备标准统一化技术路线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