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课标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课时跟踪训练39 中国历史上的任务.docVIP

【与名师对话】(课标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课时跟踪训练39 中国历史上的任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名师对话】(课标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课时跟踪训练39 中国历史上的任务

课时跟踪训练 三十九 1. 2015·新课标全国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丘处机 1148~1227年 ,登州 今属山东 人,19岁时投入道教全真派。全真派是当时新出现的一个道教派别,主张兼修儒、释。丘处机潜心研习,成为一方道教领袖。其时黄河南北陷于战乱,全真派徒众剧增,成为蒙古、金、宋竞相争取的对象。 1220年,应成吉思汗之召,丘处机偕弟子西行,历时四年,行程万余里,到达成吉思汗驻跸的雪山 在今中亚地区 。成吉思汗常与他交谈,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成吉思汗深为认同,“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史载:某日暴雷异常,成吉思汗询问是何预兆,丘处机借此回答说:“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成吉思汗采纳了他的建议。 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撰写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记录了丘处机西行谒见成吉思汗的经历与见闻,流传至今。——据《元史》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归纳概括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 1 问可结合材料从成吉思汗维护统治的需要、丘处机善于利用时机等方面概括;第 2 问要求分析丘处机西行的意义,可以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 [答案]  1 成吉思汗需要为庞大的统治区域寻求治理方法;丘处机学识广博;善于选择劝谏的方式与时机。 2 使蒙古最高统治者较为深入地接触到中原的思想文化;为后来元朝的统治起了一定作用;留下了关于当时西域地区重要的文献记录。 2. 2015·保定市高三调研考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元年,李世民就指出:“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此后还多次指示臣下:“国家法令,惟须简约”,“不可轻出诏令”,“若不常定,则人心多惑,奸诈益生”。……李世民自己先后怒杀大理寺丞张蕴古和交州刺史卢祖尚以后,又再三追悔,自责思虑“不审”,甚至斥责臣僚们不该不加谏阻,以致错杀了人……因此当时虽然已有“三复奏”,即死刑执行前应向皇帝请示三次的规定,但他认为并没有解决问题,于是又规定了“五复奏”,即决前一日、二日复奏,执行之日三复奏的制度。并且规定:“自今门下覆理,有据法合死而情可宥者,宜录状奏。” 材料二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贞观政要》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太宗法制思想的突出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太宗法制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的影响。 [解析]  1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用法务在宽简”“虽然已有‘三复奏’,即死刑执行前应向皇帝请示三次的规定,但他认为并没有解决问题,于是再又规定了‘五复奏’,即决前一日、二日复奏,执行之日又三复奏的制度”中可以概括答案。 2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唐太宗法制思想形成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就很容易得出唐太宗法制思想的影响。 [答案]  1 特点:立法力求宽简;法令要力求稳定;对死刑严肃慎重。 2 原因:吸取隋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唐初政治上需要稳定,缓和社会矛盾;受“以民为本”思想的影响。影响:促进了唐朝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减少冤案;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生产的恢复,推动治世局面的形成。 3. 2015·湖北省六校高三调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藩事功大于学问……继桐城学派而革新,诗文辞赋领袖三朝 道光、咸丰、同治 ……崇儒致用,道德文章冠冕一代。”——《清史稿·曾国藩传》 材料二 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身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经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梁启超 1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诸学者肯定和推崇曾国藩的主要依据。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论证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答案]  1 依据:曾国藩平定内乱,是清朝的中兴之臣;曾国藩重视道德修养,是道德楷模;曾国藩继承和革新桐城学派的文风,在文学上有突出贡献。 2 历史地位:曾国藩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派遣留学生,是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d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