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怀庆第一单元宇宙环境复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中地理复习 Ⅰ 命题依据和考试范围 本届普通高中地理水平考试的命题依据以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2003年4月第1版)、2008年陕西省教育厅颁布的《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和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考试范围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包括地理1、地理2和地理3。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一、天体及天体系统的层次。(A) 1.天体 (1)概念:天体是宇宙间所有物质的存在形 式,是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统称。 (2)类别:天体的类别是多样的,宇宙中最基 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 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概况(A) 4.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分类: 三、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 特殊的行星(A) 1.地球的普通性 (1)结构特征(质量、体积)方面:与水星、金 星、火星极为相似。 (2)运动特征方面:与其他七大行星相似,八大行星公转都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的特征。 2.地球的特殊性 地球是已知宇宙中惟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四、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B)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概况及太阳能量的来源(A) 1.太阳辐射 (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太阳辐射。 (2)太阳辐射波长范围:0.15~4微米之间。按照波长从 短到长依次是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部分。 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4个氢原子 1个氦原子 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B) 1.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是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站的能量来源。 (2)是促进地球上水运的、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 (3)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如石油、煤炭等。 三、太阳的外部结构,太阳活动及 其对地球的主要影响(C) 1.太阳的外部大气结构: 由里向外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太阳活动 (1)概念: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 的一些明显现象。如太阳黑子、耀 斑、日珥、太阳风等。 (2)主要类型:黑子和耀斑 活动周期:11年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影响地球的天气气候。 (2)干扰地球大气电离层,影响无线电波短波通讯。 (3)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无法正确指向。 (4)太阳风的带电粒子流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 ,使极地上空产生极光现象。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D) 1.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周期:1个太阳日) 例 已知北京时间为9月1日8时,分别求出此时东京(东九区)、伦敦、旧金山(西八区)的当地时间。 (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由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夏至日时,北回归线以北地区H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地区H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时,南回归线以南地区H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地区H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回归线之间区域直射时H达到最大,且一年有两次直射。 例:分别求出北京在夏至日、冬至日与春秋 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公式: H=90°-纬度差 四季更替 天文四季: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是冬季;春秋是过渡季节。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B) 1.地球的同心圈层 地球是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所组成的球体。一般可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它们都是以地心为共同球心。 2.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例、如图:哪一岸受到水的冲涮作用更强 ;哪些岸受到的冲涮作用更弱,泥沙淤积,可能最终会与小岛相连 。 丙 丁 3.产生地方时 (1)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差:15°差1小时, 1 °差4分。

文档评论(0)

dllw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