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一二单元测试题目.docVIP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一二单元测试题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一二单元测试题目

第一单元 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1、放大镜也叫(  )。 2、计算机和电视屏幕的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    )组成的。 3、放大镜能把物体的(    )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    )之处。 4、放大镜能放大物体的图像是因为( )( )。 5、列文虎克制作出来当时最精良的显微镜,放大倍数是(   )倍,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倍。  6、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是由许多彩色的(    )组成,。 7、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 8、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    )的作用,(    )的透明物放大的倍数最大。 9、放大镜凸度越大,放大( )越大。 10生物学家(    )于1632年出生在荷兰。 11、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 ),如果没有( ),地球就将成垃圾的世界。 12、我们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 )大小的微小物体。 13、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 ) 琢磨而成的。(   )根据英国主教( )提出的放大装置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   )的眼镜。 14、变形虫、草履虫、眼虫、喇叭虫都是由( )构成的。 15、制作简易显微镜要用(   )个放大倍数不同的(   )。 16、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的( ),能分辨各种(    )。 二、判断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 2、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 3、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 4、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是克隆羊。(  ) 5、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它并不是都有害的。(  ) 6、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 7科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危害人类的细菌和病毒,并开始了和它们的斗争。(  ) 8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和细胞。(  ) 9现在人能观察到的最小动物是蚂蚁等昆虫。(  ) 三、选择 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2、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   )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A列文虎克  B巴斯德   C罗伯特.胡克 3、生活在水中的微生物的是(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 变形虫 4、蝇眼是(  )。A单眼    B复眼 5、每平方毫米的蓖麻叶中叶绿体的数目多达(  )。 A几十个   B几万个   C几十万个  6、植物的叶表皮有(  )。A气孔   B细胞   C叶毛  四、分类   松香 玻璃 白糖 珍珠 食盐  琥珀  碱面  水晶   晶体:非晶体: 五、连线题。 镊子 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培养皿 夹取实验材料 滴管 吸取少量液体 载玻片 染色 碘酒 放置切片标本 烧杯 吸取多余水分 裁纸刀 盛放液体 吸水纸 切割洋葱 六、问答 1、你能写出细胞的作用吗? ?、显微镜?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题 一、填空题。 (1)世界是由( )构成的。我们身边的书、橡皮、电灯、自来水、房屋、大树、动物、植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 )构成的。  (2)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 ),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 ),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 )。 (3)化学变化常伴随着( )( )( )( )等现象的发生。 (4)铁生锈是与( )( )有关。 (5)将铁钉的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取出来,会发现铁钉表面有( )的物质附着在上面,硫酸铜溶液颜色会逐渐变( ),并产生( )。 (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 ),并听见嗤嗤声。 二、给下列物质分类: 菜花、馒头、萝卜、米饭、西红柿、马铃薯、玉米、桔子、菠菜、洋葱、苹果、白糖、面包、香蕉、红薯、白菜。 含有淀粉: ?不含有淀粉: ?三、判断题。 (1)水结冰、把易拉罐压扁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是物理变化。   (  ) (2)火柴燃烧、铁钉生锈、折纸能产生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 (  ) (3)空气、电、火、声音、光不是物质。 (  ) (4)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如加热白糖、蜡烛燃烧等。 (  ) (5)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  ) (6)在米饭上滴上一滴碘酒会发现米饭变成蓝紫色,由此判断米饭里含有淀粉。(  ) (7)在不同的环境里铁生锈的速度有快慢,铁在盐水里的生锈速度最慢。   (  ) (8)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9)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主要区别是能否产生新物质。 (  ) (10)铁锈是红褐色的,并具有无光泽、较脆、有空隙、粗糙、不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等特征。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