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物理学探索.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律学 律学的内容包括产生乐音的规律、律制的规定、定律器的制定,还要旁及 与历法和度量衡的关系。律学是一门综合声学、乐学和数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在C调正声音阶下,十二律与七声的关系如下: 律 名: 黄 大 太 夹 姑 仲 蕤 林 夷 南 无 应 清黄 今音名: C #C D #D E F #F G #G A #A B C‘ 音 阶: 宫 商 角 变徵 徵 羽 变宫 清宫 西周:已发展为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ruí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yì)、应钟。 商代:已有五声音阶:宫、商、角、徵(zh?)、羽(1、2、3、5、6)。后又增加了两个半音:变徵(近4)、变宫(7),成为七声音阶。 盖天说:起源于殷周时期。《周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后发展为“天似盖笠,地法覆 ” 浑天说:代表人物是东汉张衡(公元78年-139年),生于河南南阳石桥镇,公元111年担任太史令,主持天象观测、编订历法,发明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张衡在《浑天仪图注》中写到:“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认为大地是球形的、运动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用一个天壳和附天而行的日月五星来解释天文现象。和西方同一时期的“地心说”相似。张衡强调:“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国际天文学组织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和月球上的一座环行山。 宣夜说:《晋书·天文志》记载:“宣夜之书亡,惟汉秘书郎 萌记先师相传云: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 精绝,故苍苍然也。…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 六.天文学 启 明 之 光: 一. 中 国 古 代 的 物 理 学 萌 芽 地动仪图 张衡 水浑仪 中国古代物理学的特点: 1. 历史悠久,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高潮的特点. 自夏、商、西周奴隶制度社会起,随着手工技术的发展,物理知识开始积累;春秋战国时期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中国古代物理学开始形成;秦汉时期形成一个发展高潮;宋元时期达到鼎盛。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自由的社会环境及生产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是出现高潮的原因。 2. 有先进的物理思想和杰出的研究方法。 从中国古代宇宙说、物质本原的元气论以及墨家的系统的光学思想等诸多方面都反映出中国在当时具有最先进的高水平的物理思想。 沈括、赵友钦、朱载育等人的研究方法在科学史上都占有一定地位。特别是朱载育把数学研究和声学紧密结合,首创珠算开方的方法,而且计算结果以尺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25位有效数字。 3.在物理内容上主要表现为直观的观察、描述和思辩猜测。 4.在思维方式上具有整体思维特点。 注重整体,界限模糊。能作出大跨度的联想和概括。 5.在社会功能上具有使用性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高超的技术成就和各种哲学思想的融会上. 不足: 1.在内容上,较多的是对具体物理现象的孤立考察,缺少对现象的归纳总结,少有物理理论. 2.在研究方法上,由于受到庞大的整体思维理论框架的束缚,对物理现象的思考与解释上采用一般的模糊的形象的证明方式,常是笼统的,可此可彼的泛泛方法.缺乏具体分析和逻辑思考. 3.在物理实验上,不能进行定量的研究. 4.缺乏和数学的结合.不善于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就很难做到对物理规律的准确把握和建立理论. 5.在思想上,以天朝大国自居,故步自封. (5)浮力:曹冲称象等。 (6)弹力:弓箭的制作等(东汉郑玄127-200)。 (7)大气压力 西汉时期已利用虹吸管---渴乌,东汉时已广泛用于灌溉,唐朝已有隔山取水的大型引水工程。 《关尹子》:“瓶存二窍,以水实之,倒泻;闭一则水不下,盖(气)不升则水不降。” 唐代王冰《素问》:“虚管灌满,捻上悬之,水固不泻,…;空瓶小口,顿灌不入,为气不出而不能入也。” (8)惯性: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中描述:“马力既竭,轴犹能一取焉” 4 力学知识应用 ※尖劈、辘轳、滑轮、水转筒车、水转连磨、水碓(duì 舂米用具)、水排鼓风机(公元31年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被中香炉、记里鼓车、水运浑象仪等。 ※古代建筑学上力学的应用:如隋代李春建造的赵周桥,是我国古代留传至今最古老、跨度最大、弧度最浅的石拱桥,距今已1300年; ※公元1056年建造的辽代山西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的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高67.31米,经受近一个世纪的风雪袭击,12次六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