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汇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置CPR体位 1.仰卧位 2.翻身时整体转动,保护脊椎 3.摆放于地面或硬板床,头颈躯干无扭 曲,两臂置于身体两侧 4.救护者跪于病人右侧 5.解开病人衣领/领带/以及拉链 胸外按压(C)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钟 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 按压与呼吸比率30:2 5个循环后再评估 (即复苏2分钟后) 开放气道(A)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有义齿应取出) 开放气道的方法: 仰头抬颌法:解除舌后坠效果更佳,头颈部外伤病人禁用。 托颌法:不建议基础救助者采用。 ▲对已有颈椎损伤者,牙关紧闭者使用螺旋开口器 ▲环甲膜穿刺套针使用:会厌肿胀,颌面创伤器官堵塞,喉头痉挛 仰头—抬劾法 将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部,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置于下颏骨骨性部位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托颌法 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进行口对口呼吸。托颌法因其难以掌握和实施,常常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还可能导致骨髓损伤,因而不建议基础救助者采用 人工呼吸(B) 人工通气方法选择 (1)口对口人工呼吸—徒手抢救时首选方法 (2)口咽通气管/口咽吹气管 (3)面罩呼吸囊正压通气 (4)气管插管 人工呼吸(B) 口对口:开放气道→捏鼻子→口对口→“正常”吸气→缓慢吹气(1秒以上),胸廓明显抬起,8-10次/分→松口、松鼻→气体呼出 胸廓回落 避免过度通气 电除颤(D) ?适应症:室颤/无脉性室速 ?电极板位置:左侧—与左乳头平齐的左胸下外侧部右侧—右锁骨下胸骨旁 ?能量选择:以往:连续3次能量递增的单相电除颤 新指南:仅1次单相360J或双相200J电击除颤 ?电除颤后立即CPR,连续做5组,约2分钟 ?2分钟后再次判断心律 电除颤(D) ?除颤成功率随时间延误而降低,每延误1分钟,存活率降低7~10%。心室颤动常在几分钟内转为心跳停止。 ?早期除颤(1分钟内)成功率97% ?胸前捶击不应该用于无目击者的院外心脏骤停。如果除颤器不是立即可用,则可以考虑为有目击者,监护下的不稳定型室性心动过速(包括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胸前捶击,但不应因此延误给予心肺复苏和点击。 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CPR流程) 1.发现病人倒地,确认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以免影响救治。 2.判断病人意识,(注意做到轻拍重唤)如无反应,立即呼救并请求他人拨打电话,与急救医疗救护系统联系。如果现场只有一个救护者,则先进行1分钟的现场心肺复苏后,再联系求救。 3.立即将病人置于复苏体位(平卧位),触摸颈动脉,未触及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压! 4.按压30次后立即开放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5.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6.单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每分钟频率至少为100次 7.有条件要及早实施体外除颤 抢救的有效指标 ?大动脉可扪及搏动 ?收缩压≥60mmHg ?皮肤黏膜色泽转为红润 ?瞳孔有大变小 ?出现自主呼吸或呻吟 何时停止CPR(院前) 1.恢复有效自主循环及通气 2.病人转移到其他医护人员或医院 3.环境安全危及到施救者 4.死亡无救(心电图、致死性伤害、疾病终末期、死亡已久) 5.原则上院前不停止CPR 何时停止CPR(院内) 1.经高级生命支持后仍无循环、呼吸 2.致死性损伤或疾病,经各种救治措施无效 3.终末性疾病:癌症晚期、重要器官慢性功能衰竭、高龄生命终结 4.有合法遗嘱或家庭成员坚决拒绝并签字为证 不宜CPR者 ?禁忌症 胸壁开放性损伤 肋骨骨折 胸廓畸形 心包填塞 ?可选择不施救者 疾病终末期患者(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及晚期癌症患者) 注意事项 ?保障安全:确保自身安全,清楚自己救护能力的极限,在不能清除潜在危险因素时,应尽量确保自己与伤者的距离,安全救护。 ?个人防护设备:第一救助者应用防护助备,防止病原体进入身体。口罩/眼睛/手套/工作服。 BLS成功标志---自助循环恢复 当病人转至急诊室,进入第二阶段 CPR第二阶段—第二个ABCD (高级生命支持ACLS) A:气管内插管:可靠、吸痰、给药、省人力 B:确认其管位置、固定,正压通气8-10次\分 C:继续胸外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心率脉搏血压的判断、药物的应用 D:可逆性病因的鉴别诊断 1.建议进行二氧化碳波形图定量分析以确认并监测气管插管位置和心肺复苏质量 2.简化传统心脏骤停流程,提出代替的概念性设计流程,强调高质量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