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杜甫诗三首》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杜甫诗三首》中所寓含的杜甫的漂泊情怀。
2.联系杜甫的生平经历,朗读品味三首诗歌,着重理解杜甫诗中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
3.背诵《杜甫诗三首》,并体味杜诗的整体风格——沉郁顿挫。
二、教学方法
采用朗读法、整合法、概括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来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感受能力,并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来增强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从小便立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政治抱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35岁以前都在读书和游历,饱读了诗书,开阔了眼界,可以说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做了充足的准备。然而杜甫到长安待了十年也只不过做了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相当于仓库管理员)。不久“安史之乱”爆发了,杜甫从此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漂泊生涯,他先后转辗西南各地,后来又举家东迁,在从成都漂往湖湘一带时,中途在夔州滞留了两年,此时经历过多次漂泊后流寓到夔州的杜甫,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怎样?他当初的政治理想发生动摇了吗?此时的杜甫每天心里在想着什么?从《杜甫诗三首》我们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内心情怀?
二、朗读诗歌,初步感悟诗意
铺垫:课前要求学生早自习认真预习三首诗歌,注意字音,翻译文章,梳通文意。
1.点名学生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语气)
2.学生听诗歌朗读磁带(纠正字音、节奏、语气方面的朗读错误)
3.全班学生朗读诗歌(正确朗读诗歌,思考导语中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悟诗歌的共同特点
铺垫:学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自由发表感悟。
设问:读了这三首诗歌,你能发现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
学生讨论后明确:
1.都写于流寓夔州的漂泊时期
2.都是写于秋天(一、三首直接写秋)
3.都反映了杜甫的思家念国之情
4.诗风都显得沉郁顿挫
教师点拨:作诗一首,概括杜甫漂泊中的情怀,又引发学生思考。
流寓到夔州,
独思在深秋。
家国身世恨,
都入漂泊中。
四、重点分析:杜甫的漂泊情怀
1.思考:流寓夔州的杜甫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怎样呢?
提示:抓住诗歌关键词句分析
学生朗读思考,小组讨论后明确:
(1)《秋兴八首(其一)》
孤独(孤舟) 悲伤(泪) 焦急(催、急)
(2)《咏怀古迹(其三)》
凄凉(独留青冢向黄昏) 怨恨(分明怨恨曲中论)
(3)《登高》
漂泊(常作客) 孤独(独登台)
穷愁多病(百年多病;艰难苦恨繁霜鬓) 衰颓失意(潦倒)
2.概括与分析:试用一句话概括每首诗的诗旨并加以分析。
概括要求:(1)每句话只用七个字;(2)要把诗题带进去。
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概括分析一首诗歌。
学生朗读思考,小组讨论后明确:
(1)《秋兴八首(其一)》
诗旨:秋兴触景思故园。
点拨:引导学生围绕“思”字分析景物描写对表现诗歌主旨的作用。
意象: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
特征:凄凉、衰败、动荡、阴沉。
意境:悲愁、萧森。
作用:象征当时动荡、衰败的唐代社会。
(2)《咏怀古迹(其三)》
诗旨:咏怀古迹怨朝廷。
点拨:引导学生围绕“怨”字来分析“借古讽今”的手法对表现诗歌主旨的作用。
借古:记叙昭君一生的悲剧:①对比:去(朔漠) 留(青冢);②对比:生(省识春风面) 死(魂归)。
抒怀:抒发诗人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3)《登高》
诗旨:重阳登高忧家国。
点拨:引导学生围绕“忧”字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意象:秋风、天空、猿猴、飞鸟、落木、长江。
特征:萧森、动荡。
作用:既象征当时的社会状况,也烘托出诗人孤苦悲伤、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忧民之情。
3.总括三首诗的诗旨:从杜甫的三首诗歌,可以看出流寓夔州的杜甫怎样的情怀?(用一句话概括)
学生小组讨论,整合三首诗歌的共同主旨:悲秋中的漂泊情怀。
点拨:三首诗歌都写出了杜甫在漂泊的时候所抒发的羁旅的愁思、家园的忧伤和身世的感慨,诗风沉郁厚重,悲凉凄清。
五、探究:你是怎样理解杜甫这位伟大的漂泊者的社稷情怀的?
提示:1.联系杜甫的生平经历;2.联系杜甫的思想;3.联系《杜甫诗三首》。
投影显示:杜甫的生平经历以及杜甫当时所处的唐代社会背景(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思考,小组探究后明确:
“安史之乱”使强大的唐帝国由盛转衰,使广大人民陷入动乱之中,杜甫也由一个朝廷小官跌入普通逃难者之列。这期间,杜甫亲眼看到饿殍载道的惨相,亲身经历了妻离子亡的痛楚,但杜甫站在广大人民的行列,共同承受了这场灾难。苦难使杜甫变得更加坚强,使他与人民的感情更加亲近,对祖国的挚爱更加强烈,思想也更加成熟。杜甫在漂泊的时候,即使穷愁多病,纵使孤独寂寞,纵然壮志难酬,也始终没有动摇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的政治抱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生物 2.1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生物 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
-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生物 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
-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生物 2.2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生物 2.1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地理 4.2山地的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生物 2.3伴性遗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地理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地理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生物 3.1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
-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5课《登高》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5课《离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琵琶行 并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鸿门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短歌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归园田居》(其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不自由,毋宁死》、《奥林匹克精神》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4.doc
-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
- 高中语文 第十二专题《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
最近下载
- 剧本杀《雪玉山56人开放》.pdf VIP
- 2022年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pdf VIP
- 外研版 九年级英语(上册)写作范文.pdf VIP
- IgorPro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 剧本杀剧本之电梯惊魂 6人开放.doc VIP
- 高二年级上学期数学常见公式与结论..doc VIP
- 老年人高血压健康知识宣教PPT课件.pptx VIP
- GB∕T 36034-2018 埋弧焊用高强钢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和焊丝-焊剂组合分类要求(高清版).pdf
- 领导班子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三篇.pdf VIP
- JJG 1189.3—2022 测量用互感器第3部分:电力电流互感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