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2 李白诗四首》学案2(无答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VIP

2016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2 李白诗四首》学案2(无答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2 李白诗四首》学案2(无答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2课《李白诗四首》 【指导语】: 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上,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巨星。他壮游天下,平揖王侯, 生性狂放,磊落不群;他的诗境界壮阔,想落天外,既有奇异瑰丽的浪漫笔调又有着真挚、 质朴的人情味。请细细品读文章,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2.鉴赏“梦游”的意境;领会作品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3.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重点难点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也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 3、鉴赏“梦游”的意境。 【自主学习】: (一)相关链接: 1、作者简介:李白 701--762 ,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隐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李白留给后人的九百多首诗篇,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在长安3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 2、背景介绍:唐玄宗天宝元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他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临行作本诗。 3、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所定。 4、李白诗歌名句积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预习检查 1.文学知识填空 李白 701--762 ,字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 之后又一伟大的 诗人,素有“ ”之称。 2.注音: ①瀛 洲 ②剡( )溪 ③渌 水 ④脚著 木屐 ⑤澹澹 ⑥訇 然 ⑦殷( )岩泉 3.解释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 A、烟涛微茫信难求 B、云霞明灭或可睹 C、势拔五岳掩赤城 .找出句中词类活用的的词并解释其用法和意义??? (1)虎鼓瑟兮鸾回车 (2)云青青兮欲雨 (3)列缺霹雳 (4)对此欲倒东南倾( )??? (5)訇然中开 (6)古来万事东流水 (7)栗森林兮惊层巅 A信:古义指的确、实在,副词;今义指书信,名词。B灭:古义指暗,形容词;今义指消灭,动词。C拔:古义指超出,动词;今义指抽出,动词。?? .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名词“霹雳”作动词,意思是电闪雷鸣;方位名词“东南”用作“倾”的状语,向东南;“中”用作“开”的状语,在中间;方位名词“东”用作“流”的状语,向东;栗,使……战栗;惊,使……惊。 3诗人为何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绘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4如何理解“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本段反映了李白怎样的精神? 1、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 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2、明确:从洞天内的建筑陈设、仙人的衣着举止、鸟兽的吹打驾车三方面写。特点:美、富丽堂皇、热闹非凡、令人神往、神仙众多。描绘这样的仙境,表现了诗人极度兴奋愉快的心情。 3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明确:“世间行乐”是泛指,但也可以理解为指几年来的宫廷生活:满怀着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