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步步高】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能专项突破(七)课件 北师大版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 实验解读 构建知识网络 强化答题语句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考能专项突破(七) 热图解读系列 实验技能系列 栏目索引 7.生物变异的图示解读 热图呈现 解读 (1)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图形辨析 图中①②③分别为缺失、重复和倒位,④为基因突变,解此类题中的识别要点是基因突变产生了新基因;而①②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只是原有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2)易位与交叉互换图形辨析 图中甲为染色体易位,乙属于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识别的要点是看是否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若“是”则为交叉互换,若“否”则为易位。 (3)三体与三倍体的图形辨析 图A为三体,图B为三倍体,两者都属于染色体变异,识别关键看是否每种形态的染色体都是三条,若是则判断为三倍体;若只有一种形态的染色体有三条,而其他均两条,则判断为三体。 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典例剖析 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重组 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的结果 D.甲、乙、丙三图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解析答案 解析 分析甲图,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出现突起,可见另一条染色体出现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分析乙图,左边染色体为tt,另一端却不是等位基因,其等位基因位于图中的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这说明s或w在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基因转移,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甲、乙两图中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且都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所以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丙图为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所以D项正确。 答案 D 1.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代表着丝粒,表中表示了由该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 B.b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 C.c是染色体着丝粒改变引起的 D.d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引起的 解析 c由原来的23-456变成了654-32,发生了颠倒,不是由着丝粒改变引起的。 跟踪训练 解析答案 染色体 基因顺序变化 a 123-476589 b 123-4789 c 1654-32789 d 123C 2.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列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解析答案 返回总目录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C.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 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解析 由图可知,甲表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乙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甲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发生交叉互换后在原来的位置可能会换为原基因的等位基因,可导致丁的形成;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由于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的交换,因此易位后原位置的基因被换成控制其他性状的基因,可导致戊的形成。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 答案 D 返回总目录 7.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 (2015·山东,28节选)用野生型灰体果蝇培育成两个果蝇突变品系,两个品系都是由于常染色体上基因隐性突变所致,产生相似的体色表现型——黑体。它们控制体色性状的基因组成可能是:①两品系分别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和d1基因所致,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②一个品系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基因所致,另一品系是由于E基因突变成e基因所致,只要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即为黑体,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或图丙所示。为探究这两个品系的基因组成,请完成实验设计及结果预测。(注:不考虑交叉互换) 典例剖析 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型为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否则,再用F1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 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 Ⅲ.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 解析 答案 品系1和品系2(或两种品系) 黑体 灰体∶黑体=9∶7 灰体∶黑体=1∶1 解析 本小题要求设计实验来判断两个突变品系的基因组成,设计实验时可让两个品系的个体杂交,根据后代表现型及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步步高】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新步步高】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第25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新步步高】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分子的基础 第17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新步步高】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分子的基础 第16讲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新步步高】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命系统及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30讲 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新步步高】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分子的基础 第18讲 遗传信息的表达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新步步高】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命系统及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31讲 动物生命活动的化学调节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新步步高】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命系统及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32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新步步高】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命系统及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7讲 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新步步高】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生物技术实践 第43讲 微生物的利用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新步步高】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能专项突破(五)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新步步高】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能专项突破(八)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新步步高】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能专项突破(二)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新步步高】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能专项突破(九)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新步步高】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39讲 胚胎工程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新步步高】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能专项突破(四)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新步步高】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能专项突破(六)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新步步高】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3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Ⅰ)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章末整合提升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
- 【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章末整合提升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
最近下载
- 侵犯著作权案谅解书.docx VIP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十一章 步态分析技术.ppt VIP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2016培训.pptx VIP
- 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与咨询中的应用与辅助技术.pptx VIP
-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八年级上):第2讲—声现象(解析版).pdf VIP
- 河南省驻马店市“逐梦计划”环际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一)英语含答案.pdf
- 让是VS不是美德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VIP
- 国网甘肃招聘考试真题2025.docx VIP
- 股权投资合作协议.doc VIP
- 从《家谱》看改土归流后土司时期的土著居民家族建构.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