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与师生(上课)详解.ppt

7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与师生(上课)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与师生(上课)详解

第7讲 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与师生关系 一、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 教学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都应处于中心地位。没有教学,就没有学校。学校培养人才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完成的。而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内容。 高等学校要担负起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任务,就必须开展教学过程的研究。而教师、学生这两个基本要素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因而对师生关系的研究长期以来成为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长盛不衰的课题。就教学过程而言,这一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和学生各自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上。 (一)高等学校中教学的地位 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中心。 需要解决的是教学还是科研哪一个是第一位的问题。 1.问题的由来 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一个被长期争论的话题。近代大学产生之初,它还只有单一的使命: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当初大学的任务也是单一的教学,并无现在所说的教学和科研的矛盾。 洪堡提出了大学应同时肩负科学研究、学术创造的任务之后,大学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和科研相互关系的问题就出来了。这一问题在不同时期,不同学校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 我国的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内也存在着教学与科研的矛盾,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一般是更重视科学研究。原因是:科研比教学更容易判断和量化;科研是一所高校获得声誉和资源的有效手段;科研是教师获得晋升的重要依据。 正因为如此,不少高校把科研看得很重。“大学的生存靠教学,大学的地位靠科研。” 科研是教师获得晋升的重要依据 一般认为,在职称的晋升上,虽说是教学、科研并重,实际上,大多以科研为主,有时甚至以科研成果和水平为唯一指标,或者说只有科研过硬,教学实在差一点也过得去。国外也是如此。 博耶博士分析道:“除了少数人以外,年轻的教授们都知道,假如他们想得到终身教授的职务或受聘于一所高水平的学校,他们需要在学术界获得卓越的名声。这不能靠做好教学工作,而需要在研究和发表著作上给人以深刻印象的记录。” 评价制度 从国家定的标准来看,评价体系比较全面,包括对教师的基本思想道德要求和工作要求,也包括科研水平的要求。教授,特别是副教授,在我们的评价中都有教学工作的要求,都要承担教学。教育部前几年特别要求所有的教师,包括教授都要上教学第一线,尤其是基础课程。有的教授可能比较忙,承担教学工作比较少;但是到了副教授的时候,评价其水平确实有一种情况,就是更多的看他科研成果、学术论文。而文科,很难去衡量其科研成果,往往是用论文来评价。 历史传统 大学教师应该在他们从事的领域具有专长并具有向听众传递自己知识的能力,这是中世纪各地大学已达到共识的起码要求.而且大学教师常常被视为有学问的博学之士。 启蒙时代哥廷根大学改革家闵希豪生提出了第二种要求,即至少某些教授应该是能够发表著作的学者。 18世纪末,新人文主义形成了第三种要求,即把科学研究当作学者的最高职责,也当作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有用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职责。 历史传统 大学教师应该在他们从事的领域具有专长并具有向听众传递自己知识的能力,这是中世纪各地大学已达到共识的起码要求.而且大学教师常常被视为有学问的博学之士。 启蒙时代哥廷根大学改革家闵希豪生提出了第二种要求,即至少某些教授应该是能够发表著作的学者。 18世纪末,新人文主义形成了第三种要求,即把科学研究当作学者的最高职责,也当作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有用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职责。 柏林大学的做法 历史学家鲍尔生认为:“柏林大学从最初就把致力专门科学研究作为主要的要求,把授课效能仅作为次要的问题来考虑;更恰当地说,该校认为在科学方面有卓越成就的优秀学者,也总是最好的最有能力的教师。在这种理解下,学术研究的最终目标乃是取得新颖的知识,于是大学不再以博览群经和熟读百家为能事,却要求学生掌握科学原理,提高思考能力和从事创建性的科学研究。” 案例1 上海交大晏才宏老师。他去世那年才57岁,一直兢兢业业,从事高校的工作;他课讲的很好,学生很爱听,而且不断追求最新的行业内的进展,每次都会给学生加入一些新的知识;包括外系的很多学生都来听他的课。但他得癌症去世了。这样的一个老师,因为没有发表过任何一篇学术论文,所以一直连副教授都没有评上。 一般评价:教学和科研对于一个研究型大学的教授来讲,这两种能力都应该具备。因为研究性大学将来还是要求学生有科研能力的,所以教授应该有科研能力,对培养研究性大学的学生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同时,教授科研做的好,对他的教学水平也是有帮助的。 案例2 学者还是良师? 教师的个人选择 在美国大多数学校里,在教学和研究孰为优先这个问题存在着一种紧张的状态。许多教师喜欢教学工作,但同时,美国的教师职位一直深受研究才是该职业基石的观念的影响。非常看重“学术成绩”。 一个研究型大学的学术负责人的看法:“我所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