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前诊断.docVIP

第一单元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前诊断.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前诊断

第一单元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前诊断 选择题 1. 2010年高考上海卷 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2.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发展的是  A  ①耕作工具不断改进 ②生产组织的小型化 ③水利设施逐渐完善 ④土地兼并日趋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右边这幅木刻画的内容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  C  A.领先世界的艺术水平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先进的纺织技术 4.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B.铁农具、牛耕的出现 C.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 D.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5.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判断题 1.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 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 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 反映出我国古代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 × )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②自耕农以家 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男耕女织” 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 营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2.毛泽东在《做革命的促进派》中曾说,“我们靠精耕细作吃饭,人多一点,还是有饭吃。”下面的图片符合精耕细作生产模式( × ) 3.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 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反映了古代中国 经济的生产方式是小农经济 ( √ ) A.简单协作 B.小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 4.对下面上下两架犁的理解正确的是两种犁同时出现于汉代,并行不悖( × ) 5. 李绅《悯农》诗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 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中封建时 代自耕农的境遇出现的原因是遭受国家赋税徭役的沉重剥削( √ )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