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对照的设置与变量的控制学案.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典例训练]  (2012·江苏高考)为探究低浓度NaHSO3溶液对水稻光合 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报告 ①材料用具: 乳熟期的温室盆栽水稻、1 mmol/L NaHSO3溶液、蒸馏水、喷壶、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若干________的水稻植株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第二步:每天傍晚分别将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喷洒在甲、乙两组的水稻叶片上,次日上午测定光合速率。 ③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见图1,经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典例训练] (2)研究发现NaHSO3增加了叶片内叶绿体形成ATP的能力,推测其作用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____,进而加快对图2中________ (填字母A~D)物质的利用。 (3)研究小组利用上诉条件设计实验,证明了0.2mol/L硫酸酯吩嗪(PMS)和1mol/L NaHSO4效应相同,两者共同处理既不存在累加效应,也无抑制效应。请用柱形图绘制出实验结果(实验光照强度为1 000umol.m-2.S-1)。 [分步研析]  (2012·江苏高考)为探究低浓度NaHSO3溶液对水稻光合 速率的影响,某研 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报告 ①材料用具: 乳熟期的温室盆栽水稻、1 mmol/L NaHSO3溶液、蒸馏水、喷壶、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若干________的水稻植株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第二步:每天傍晚分别将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喷洒在甲、乙两组的水稻叶片上,次日上午测定光合速率。 ③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见图1,经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布研析] (2)研究发现NaHSO3增加了叶片内叶绿体形成ATP的能力,推测 其作用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____,进而加快对图2中________ (填字母A~D)物质的利用。 (3)研究小组利用上诉条件设计实验,证明了0.2mol/L硫酸酯吩嗪 (PMS)和1mol/L NaHSO4效应相同,两者共同处理既不存在累 加效应,也无抑制效应。请用柱形图绘制出实验结果(实验光照强度为1 000umol.m-2.S-1)。 [标准答案]  (2012·江苏高考)为探究低浓度NaHSO3溶液对水稻光合 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报告 ①材料用具: 乳熟期的温室盆栽水稻、1 mmol/L NaHSO3溶液、蒸馏水、喷壶、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若干________________ 的水稻植株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第二步:每天傍晚分别将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喷洒在甲、乙两组的水稻叶片上,次日上午测定光合速率。 ③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见图1,经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标准答案] (2)研究发现NaHSO3增加了叶片内叶绿体形成ATP的能力,推测其作用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____,进而加快对图2中________ (填字母A~D)物质的利用。 (3)研究小组利用上诉条件设计实验,证明了0.2mol/L硫酸酯吩嗪(PMS)和1mol/L NaHSO4效应相同,两者共同处理既不存在累加效应,也无抑制效应。请用柱形图绘制出实验结果(实验光照强度为1 000umol.m-2.S-1)。 ⅰ 图1 图2 iii ii iii iv 【研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的实 验设计和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解题过程如下:: [审]——关键信息 信息解读ⅰ:由题干和设问(1)②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低浓度NaHSO3溶液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自变量是水稻是否喷洒NaHSO3溶液,因变量是水稻光合速率。甲为对照组,乙为实验组。 信息解读ⅱ:图1显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喷洒低浓度NaHSO3溶液的水稻比对照组的水稻光合速率大。 信息解读ⅲ:由“NaHSO3增加了叶片内叶绿体形成ATP的能力”可知,喷洒NaHSO3溶液后,ATP的合成量会增加。由图2表示暗反应过程可知,A、B、C、D分别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