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1、2课笔记
一、散步
(一)练习册
1.本文以“散步”为线索,贯穿全文。
2.请概括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①“我”:孝顺、善良
②“我”的母亲: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③“我”的妻子:温柔贤惠
④“我”的儿子:聪明乖巧
3.语言品析
(1)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提示】从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人物的内心世界等方面分析。
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2)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提示】从“笑”字体会生活情趣和家庭的幸福。
这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4.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
(1)分析“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句话中加点词的作用。
答案:“熬”一方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另一方面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2)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摸摸”一方面写出了奶奶对孙儿的爱抚和疼爱,一方面引出“还是走小路吧”这句话,说明她遵从了孙儿的想法,因为她不想让孙儿受委屈。表现出浓浓的亲情。
(二)课后题
1.找出课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结合上下文仔细品味,说说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作者先写大地,大小不一、浓淡不均匀的“新绿”随意分布着,植物在自由生长;再写空中,“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嫩芽代表了春天里新生命的萌发;最后写田里“起着水泡”,表明生命的复苏或诞生。这些景物描写,都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感受这些景物之美,感受春天的美好,也是一家人“散步”的目的。
(2)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几句景物描写,勾画出一幅典型的田园风景,清新而明丽。这些风景是从母亲的眼里“望”出来的,意味深长。这是她改变主意的部分原因:她听从了孙儿的选择,因为“小路有意思”。
2.课文中多处运用对称式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示例: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例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通过对比叙述,表明年老的母亲非常信服我,就像“我”小时候信服她一样。这句话表明,随着母子年龄的变化,依赖感、责任心也发生了转化。
例2: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话出自“小家伙”之口,充满情趣,童稚可爱。他领悟到了一家四口人自然形成的两组相同的亲子关系,一前一后颇为“对称”。这也为下文走路发生分歧后,“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因此难以选择埋下了伏笔。
例3: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这句话照应上文,分别说“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在对称式表达和对比中,突出了中年人责任的重大以及亲情的美好。
二、秋天的怀念
(一)练习册
1.课文哪些情景紧扣“秋天”二字?
树叶、菊花。
2.作者是透过生活中的哪些小事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的?
“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母亲央求“我”去看花;母亲的临终挂念。
3.文章反复写“看花”的原因是什么?
①“看花”是全文的中心事件;②“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4.读完本文,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①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思念之情;②作者的忏悔、懊悔之情;③作者的自责、内疚之情;④作者渐渐成长,完全理解了母亲。
5.从母亲忍受肝病折磨和母亲央求“我”看菊花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坚忍、顽强、乐观,时刻为儿子着想。
6.从全文来看,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母亲是一个坚强乐观、无私勇敢、热爱生活、理解儿子的伟大的人。
7.“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这个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运用了动作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怕“我”看到树叶凋零的景象而触景生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情绪,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并且母亲希望“我”能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
8.“‘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我”对生活极度痛苦、绝望的心情。
9.阅读课文开头至“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因为“我”的原因,母亲已精疲力竭,无力也无心情再照顾花了。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一句中,母亲“忍住”的究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