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损伤的诊断与治疗副本答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腹 部 损 伤 的 诊 治 Abdominal Trauma 第一节??? 概 述 范畴: 腹部创伤是指因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于腹部,导致腹壁,腹腔内脏器和组织的损伤 特点: 发生率高; 涉及面广; 伤情复杂; 危险性大; 分类 闭合伤: 有撞击、打击、坠落、挤压、冲击伤等。 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开放伤: 腹膜是否破损? 分穿透伤和非穿透伤。 有刀刺伤、枪弹伤、弹片伤等。 医源性损伤: 如内窥镜检查。 病因 交通事故、工伤意外、打架斗殴 临床表现 空腔脏器破裂,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 实质脏器或大血管损伤,主要表现为腹腔内(或腹膜后)出血,即失血性休克。 两类脏器同时破裂。多发性损伤更为复杂。 腹部以外的严重损伤常比腹部伤更明显,易掩盖腹部伤,延误诊断。 诊断 诊断步骤: 有无内脏损伤→哪类脏器损伤→有无复合伤 诊断困难可腹穿,灌洗,影像,密观,剖腹探查。 有无内脏损伤 早期失血性休克; 持续腹痛伴恶心、呕吐; 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 气腹或有移动性浊音; 便血、呕血或尿血; 直肠指检有波动感或指套血染。 哪类脏器损伤 恶心、呕吐、便血、气腹者多为胃肠道损伤,结合暴力打击部位、腹膜刺激征最明显的部位和程度确定损伤脏器 有排尿困难、血尿、外阴或会阴部牵涉痛者,提示系泌尿系统脏器损伤 有膈面腹膜刺激表现(同侧肩部牵涉痛)者,提示上腹脏器(肝或脾)损伤 有下位肋骨骨折者,提示肝或脾破裂可能 有无多发伤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其中之一即使单独存在创伤也可能危及生命。受伤部位可以是身体的任何器官。 辅助检查 三大常规;血、尿淀粉酶; X线检查:胸腹平片:50ml气体可显现,腹膜后积气等; 彩超:实质脏器准确率在90%以上。 CT:实质性脏器、胰腺和腹膜后间隙优于B超 1cm=500ml 诊断性腹腔穿刺 诊断准确率较高,90%以上 穿刺液性质判断哪类脏器损伤 腹腔穿刺 剖腹探查术指征 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有明显加重或范围扩大 肠蠕动逐渐减少、消失或出现腹胀 膈下游离气体 胃肠出血 RBC进行性下降 血压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甚至下降 腹穿有气体、不凝血、胆汁或胃内容物 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 积极抗休克而情况不见好转或继续恶化 脾破裂 腹部内脏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 主要危险大出血,单纯伤10%死亡率。 包膜下破裂(被膜完整、实质撕裂)、中央破裂(实质内破裂)和真性破裂(实质+被膜),后者最为常见。 损伤特点:闭合伤中发生率高。 治疗原则:保命第一,保脾第二。 脾脏损伤:保守治疗 适应证: 血液动力学稳定; 腹膜刺激征不明显; 影象学提示血肿包裹在脾内; 无活动性出血现象; 具有随时中转手术条件; 能排除腹内其它脏器伤可能。 脾脏损伤:分级 Ⅰ级:包膜撕裂 Ⅱ级:脾实质破裂较浅未及脾门 Ⅲ级:脾实质破裂延及脾门或脾部分断裂 Ⅳ级:脾血管主干离断或粉碎性破裂 脾脏损伤:手术方法 脾切除术: 脾破裂Ⅳ级;病理性脾脏破裂 多发伤或腹内其它脏器伤。 脾脏部分切除术:脾破裂Ⅲ级 脾修补术:脾破裂I、II级 脾动脉结扎术 纤维蛋白粘合剂 自体脾移植术: 全脾切除后 2~3×2×0.3~0.4cm脾组织片,移植量为1/3脾脏 保脾原则: 先保命后保脾是基本原则。 年龄越小越优先选择脾保留性手术。 根据脾脏损伤程度、类型选择最佳术式。 联合应用几种术式更为安全实际。 脾脏损伤:延迟性脾破裂 外伤后发生脾包膜下血肿或由于周围组织包绕而形成局限性血肿,36-48小时后血肿冲破包膜才表现出典型的症状。 特点: 伤后有间歇期,症状大部分缓解; 再次破裂一般发生在两周以内。 表现:失血性休克和腹膜炎 治疗:脾脏切除 肝破裂? 体积大,重量大,质地脆,易受伤 血运丰富结构功能复杂,死亡率和并发症率高 诊断要点:受伤部位,休克表现,腹部体征,辅检。 处理原则:早期手术。有效止血,彻底清创,防止胆瘘,充分引流。 手术方法: 缝合、填塞 肝动脉结扎 切除、补片修补 肝门阻断(inflow occlusion) 肝损伤分级 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1994年分为Ⅰ-Ⅵ级。 Ⅰ级:深度<1cm的浅表裂伤或<10%肝表面积的包膜下小血肿;Ⅱ级:占肝表面10%~50%的包膜下血肿或<2 cm的肝实质内血肿,或伴活动性出血的深1-3cm,而<10 cm的裂伤; Ⅲ级:是包膜下大血肿(<50%)或肝包膜下血肿破裂伴活动性出血,或肝实质内血肿>2cm或扩展,或肝裂伤深度>3cm; Ⅳ级:肝实质内血肿破裂伴活动性出血,肝实质破裂达25%~50%的肝叶; Ⅴ级:肝实质破裂>50%的肝叶,近肝静脉损伤(即肝后腔静脉或主肝静脉损伤);Ⅵ级是肝撕脱伤。 肝损伤修补术 肝外胆道损伤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