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京东与新蛋”宿敌的博弈 距离早已拉开.docVIP

(word)“京东与新蛋”宿敌的博弈 距离早已拉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京东与新蛋”宿敌的博弈 距离早已拉开

1998年,中国波澜不惊,但1998年的中国互联网却无比精彩。这一年,丁磊开始真正有业务进来,马化腾在深圳一栋名为“华强北创业园”的小楼里开始了他的企鹅之梦;周鸿开始注册软件公司,同样在这一年,京东公司成立了。同当时的网易、腾讯、3721相比,京东的出现并不扎眼,估计当时谁也想不到这个起初险些在一个月内倒闭的公司,日后会成为风光无限的3C产品B2C网商的奇迹之城。 1998年,一位名叫刘强东的江苏青年孤独地站在北京中关村脏乱的大街上。那一年,具有中国互联网极客背景的公司相继创办或爆发,越来越多的海归赶到这里“淘金”,创业的浪潮吹在每一位踌躇满志的青年身上,让略带土腥味的野心在钢筋水泥中蓬勃萌芽。 而此时在刘强东的钱包里只有12000元钱,这位长相憨厚的青年却表现出超于寻常的豪赌天性,在他日后的创业历程中,这种天性也将时时显露。在买了电脑,印了1万张宣传单后,刘强东的兜里只剩下400元钱,“所以当时我就告诉我自己,第一个月之内,必须要做成一笔生意,必须要赚钱,否则京东公司的存活期就只有一个月。”日后,他这样说。 16天后,他终于做成了第一笔生意,就是从这第一桶金开始,京东的业绩开始逐年飞速地发展。 起跑线上的胜利 直到2001年,中国60%的光盘刻录机都是由京东公司批发出的,这个成绩足以让刘强东的日子过得很舒服,但他同时也隐约觉得,“只做批发代理的行业是没有前途的”。 2001年,刘强东做出了一个颇让人惊讶的决定:京东不做代理商也不做分销商,转型做零售商。“我们甚至介绍了一些过去的竞争对手给厂商,把很多代理权主动让给周围的朋友,让他们做代理,我们做零售。”刘强东在一次论坛中回忆起当年,将其归功于“聚焦”二字。也正是因为“聚焦”,让日后的京东放弃了连锁店、电子商务两手抓的打法,集中精力于电子商务,这才取得日后近几十亿的销售额。 同样是2001年,华裔美国人张法俊也作出了两件在业界影响深远的事:一是在美国创立专于3C产品的B2C网站新蛋网;二是在中国市场中埋下伏笔,成立中国新蛋网,静观国内B2C市场的战机。 在发展之初,新蛋作为通过电话邮购销售为主的电脑组装商——美国ABS电脑的网上分销渠道,选择了一条面向“小众”的专业化发展路径:以DIY电脑配件为主,主攻“电脑极客”的市场。 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新蛋网开始了第一次扩张,它试图把手伸向主流消费者。用张法俊在2004年末对《洛杉矶时报》的话说,新蛋不仅要做“极客的天堂”,而且还要“取悦‘足球妈妈们’,捕获主流消费者的芳心”。但万变不离其宗,新蛋完成的是从DIY电脑配件向IT数码类消费电子产品的第一次扩张。 得益于新蛋略显保守的发展思路,在美国市场,2001年到2004年四年时间里,新蛋网的销售额以“亚马逊速度”狂飙,突破10亿美元;中国新蛋也凭借6000万元人民币的年销售额在国内市场独占鳌头,张称:“自己的钱足够在专业领域继续玩下去”。而且在当时,通过数年的深耕,新蛋从后台支撑系统到业务流程上,已在3C类产品领域积累了旁人难以复制的优势。 2004年底,当刘强东和他的京东商城正准备全心拥抱电子商务时,中国新蛋的线上销售额是京东的6倍。五年过去之后,截止到2009年,京东商城的销售额已突破40亿,而中国新蛋的销售额仅占其的1/4。 显然,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峰回路转 2005年,可以说是3C网商战场上的一个关键节点。 2004年底,刘强东面临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一是继续专注于传统连锁IT的12家门店;二是专注于仅做了一年,利润只占10%的电子商务。在这个至关重要的分岔口上,刘强东的豪赌天性再一次做出让2/3的部下都反对的决定:关掉门店,做网商。 “实际上我心里还是有底的,”刘强东说,“当时京东公司经过几年的积累帐上有一笔钱,这笔钱可以保证京东公司在两年之内一分钱收益没有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正常支付工资,开展业务。也就是说,我们至少有两年的存活期。当然,如果两年不成功的话,我们就倒闭了。” 2005年上半年,刘关掉了12个门店,策马奔腾闯进了3C网商的世界。年末,彻底转变战略的京东商城拿下了3000万元的年销售额。 这一年,同样的难题也摆在新蛋面前。要不要移重兵至中国?新蛋必须做出取舍。张法俊考虑的是,在竞争更为激烈的美国市场,稍有不慎可能就意味着败北,而相对于中国市场的遥遥领先,或许可以再等等。 就是这一等,给了京东超越新蛋的时间差。 当时的京东,大本营在北京,自己的配送也只能覆盖到北京范围,外地的配送就只好外包给第三方物流。而总部设在上海的中国新蛋和京东超出大区不送的方式不同,它接北京顾客的订单,将手伸进京东的老家,甚至甘愿为此负担不菲的配送费用。 京东怎会示弱,自然不尽余力地抢占上海市场。现在回过头看,占领和巩固上海的确是京东的战略重点。与北京不同的是,上海经济更发达,网购业务也更成熟

文档评论(0)

sfgzb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