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论: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有一定规律的循行路线,其特点是?
腧穴如何分类?其各自的特点?
腧穴的定位方法包括哪些?并写出“常用骨度分寸表”及体表标志法的“常用固定标志”。
腧穴的主治特点?并举例说明。
各类特定穴的意义和内容,并举例说明。
五输穴;经穴;原穴;络穴;俞穴;募穴;郗穴;下合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
各论:
十二正经的体表循行路线?至少写出大肠、胃、膀胱、小肠、三焦、胆经的体表循行路线。
写出下列重点穴位的特性、定位、主治和刺灸方法。
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
足阳明胃经:承泣、颊车、下关、天枢、梁丘、足三里、丰隆、内庭
足太阴脾经:隐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
手少阴心经:少海、神门
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后溪、养老、天宗、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睛明、大杼、肺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承山、昆仑、至阴
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
手厥阴心包经:曲泽、内关、劳宫、中冲
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肩髎、翳风
足少阳胆经:瞳子髎、听会、率谷、凤池、肩井、环跳、阳陵泉、悬钟
足厥阴肝经:大敦、太冲、章门、期门
督脉:命门、大椎、百会、水沟
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天突
3.归纳总结各条经脉中五输穴、原穴、络穴、背腧穴、募穴、郗穴、下合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的名称。
4.背诵八脉交会八穴歌,六十六穴歌
学习重点
一、经络总论:
1、经络的含义:经络是指经脉和络脉,是沟通表里, 运行气血的通路。
n经脉——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n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络:有网c络之意,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2、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孙络和浮络。
3、十二经脉: ⑴含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为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的总称。
⑵作用:联络脏腑,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⑶特点:十二经脉有一定规律的循行路线,其6个特点是:
①??基本分布规律: 阳明经在前 太阴经在前
手足三阳经四肢外侧 少阳经在中 手足三阴经四肢内侧 厥阴经在中
太阳经在后 少阴经在后
②内属一定的脏腑: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
③阴、阳经之间有表里关系:
脏腑之间有表里关系,所属的经脉间也有表里属络关系,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有络脉沟通。
④循行走向特点(流注):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
⑤有一定交接部位:阴经与阳经(相表里经)在四肢部交接,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⑥十二经逐经相接,形成一个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传注系统。
4、奇经八⑴含义:“奇”有“奇特”“奇异”之意,奇经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的经脉。奇经八脉是不同于十二经脉的“别道而行”的八条经脉,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
⑵特点:①有一定的循行路线②不直属脏腑③无阴阳经之表里关系④无逐经相接的关系
⑤除任、督脉外无腧穴分布
⑶作用:①交错循行于十二经脉间,沟通十二经脉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统摄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②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5、经络的作用(生理功能)⑴ 沟通内外,联系脏腑和肢体 ⑵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6、经络的病理反应 ⑴ 反应病候:内脏有病通过经络反应到体表
⑵ 传注病邪:正虚邪盛时,经络是病邪传注的途径
①经脉病变可以传入内脏 ②内脏病变可累及经络 ③脏腑之间病变通过经络相互影响
7、经络的临床应用:⑴ 诊断方面 ⑵ 治疗方面: ①循经取穴治疗疾病:如四总穴 ②病在经络、内脏者取皮部 ③经脉郁滞者取之络 ④病在经筋者取阿是穴
二、腧穴:
1、腧穴的含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同时,亦是针灸和其他疗法施术的部位。俗称“穴位”?。
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腧穴──属经络──属脏腑
2、腧穴的分类:腧穴分为:经穴、奇穴、阿是穴
⑴经穴——十二经脉与任脉、督脉的腧穴合称“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经穴的数目: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记载362穴,一直延用至今。
其中 双穴(十二经穴)309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