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老年保健按摩手法第一讲 广州中医药大学 谢嘉亮 第一节 概述 手法:以治病或保健为目的,施术者用手(或手的替代物)刺激人体的一定法度的动作技法。 中医手法医学的传统名称是“按摩”,明代出现“推拿”一词。 第一节 概述 手法医学是最古老的医学。 皮肤接触是人的天性。 古老的非药物疗法。 点穴是中老年保健按摩疗法中极重要的一部分。 第二节 中老年期生理、病理变化特点 衰老现象不是一种突发性变化,而是人一生全身各器官、系统不断发生不可逆变化的积累表现,只不过在中老年期衰老过程明显突出。 衰老本身是正常的生命现象,并不以为是疾病,但疾病可加快衰老过程,这也是中老年期衰老明显突出的原因。 第二节 中老年期生理、病理变化特点 老年年龄的界定 中华老年医学会的最新划分: 年轻人:44岁以下 老年前期:45-59岁 老年人:60-89岁 长寿老人:90岁以上 (一)生理变化特点 1衰老征象: 头面五官、五脏六腑 2情志变化: 3衰老期特点: 气血渐衰、元阳亏虚、五脏衰弱。“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二)病理变化特点 1气血失和 2脏腑失调 3情志变异:情志激昂或遏郁,都会造成伤害。神伤,五脏所藏精失去统摄,则耗散不止,而竭尽生命。那么,养生家倡导怡情志养生益寿的内在精义。 第三节 中老年保健按摩原理 中老年保健按摩,是施术者运用各种手法,施于机体体表特定部位及穴位,由表及里地使经络疏通,营卫调和,气血周流,促进和维护机体阴阳平衡及脏腑机能的协调,从而增强中老年人机体的自身抗病能力,达到强身壮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第三节 中老年保健按摩原理 保健按摩手法,其理论是建立在传统中医学阴阳、营卫、气血、经络、脏腑学说理论基础上的,是遵循经训所谓“预防”的医疗意识,在医疗性按摩实践经验基础上,延伸发展形成的一种非药物性保健疗法。 第三节 中老年保健按摩原理 中老年保健按摩,就是运用各种不同手法,沿循经络,以柔和劲力,揉按皮部,点按穴道,推拿经络,在机体上施以物理的机械性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来激发内部各脏器之间的矛盾转化,调节内脏各组织技能,使营卫调和,气血通畅,关节滑利,故正气得以扶助,邪气得以外泄,机体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得以调和统一,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 第三节 中老年保健按摩原理 一.中老年保健按摩治疗原则 (一)治病求本,治本兼标 (二)扶正祛邪:“理而泄之,推而导之” (三)和气血,调五脏:重视先天治本肾和后天之本脾的调治;按摩腹部,调治脾胃。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二.中老年保健按摩的作用 1、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2、理筋散结、整复错缝、滑利关节 3、调整脏腑功能,增加防病抗病能力 皮肤 筋膜 肌腱 肌肉 骨骼 第四节 中老年保健按摩基础手法 一,手法分类 1垂直用力 2平面用力 3对称用力 4对抗用力 5运动关节 第四节 中老年保健按摩基础手法 二,手法操作的基本要求 1持久 2有力 3均匀 4柔和 5深透 三 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1,诊断要明确 2,精力要集中 3,体位要适当: 患者-感觉舒适,肌肉放松,既能维持较长时间,又能利于医生手法操作的体位; 医生-选择一个手法操作方便,并有利于手法的运用,力量发挥的操作体位。 三.手法操作的注意事项 4,手法要选择: (1)辩症辨病选择手法 (2)根据部位选择手法 5,力量要适宜 手法操作必须局部一定的力量,以达到一定的刺激强度,才能获得治疗作用。临床上要掌握适宜的刺激强度。首先要了解与刺激强度有关的因素,手法刺激的强度常与: (1)手法的压力(2)治疗部位(3)着力面积(4)受力方法(5)操作时间 相关。 三.手法操作的注意事项 (1)手法的压力:压力越大刺激越强。 (2)治疗部位: 青壮年:手法力量相对适当地加重; 老年人:手法力量相对适当地减轻; 软组织损伤初期:手法宜轻; 宿痛,劳损,感觉迟钝、麻木:刺激量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动力电机技术规范.docx VIP
- DB37╱T 3655-2019 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技术指南(试行).pdf VIP
- 百灵达FLOW-8快速使用说明书.pptx VIP
- 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标准.pdf VIP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专题党课PPT课件模板.pptx VIP
- T/HGJ 10600-2019 烧碱装置安全设计标准.docx VIP
- 最新清晰版ISO50001(中word版).docx VIP
- 临床医学 《门静脉高压症》教学课件.ppt VIP
- 最新:机械通气患者转运课件.pptx VIP
- (高清版)DB44∕T 2598-2024 《省级体育社会团体建设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