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麟:秦汉文章(专)方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为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魏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1】昆山 :即昆仑山,出宝玉。 【2】随和之宝:即所谓的“随侯珠”和“和氏璧”,传说中春秋时随侯所得的大珠和楚人卞和所得的宝玉。 【3】明月之珠:即夜光珠。 【4】太阿(ē):宝剑名,相传为春秋著名工匠欧冶子(越人)、干将(吴人)所铸。 【5】纤离:古代骏马名。 【6】翠凤之旗:翠鸟羽毛作成凤凰形图案的旗子。【7】灵鼍(tuó)之鼓:用扬子鳄皮制成的鼓。 【8】犀象之器:指用犀牛角和象牙制成的器具。 【9】駃騠(jué tí):北狄良马。 谏逐客书 如今陛下得到昆仑山的美玉,拥有随侯珠、和氏璧之类宝物,悬挂夜光珠,佩带太阿剑,驾乘千里马,建置翠凤旗,树立灵鼍鼓。这么多的宝贝,秦国不出产一样呀,而陛下却喜欢它们,是什么缘故呢?倘若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以使用,那么就是夜光玉壁不能装饰宫廷,犀角象牙制成的器具不能作为玩物,郑魏之地的美女不能进入后宫,而駃騠良马不能充实宫外的马圈,江南的金锡不能使用,西蜀的丹青不能绘画。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谏逐客书 【1】宛珠之簪:指用宛(今河南南阳市)地出产的珍珠来装饰的发簪。 【2】簪:固定发髻的长针。 【3】傅玑之珥:带有玑的耳饰。 【4】玑:不圆的珠子。此泛指珠子。 【5】珥(ěr):耳饰。 【6】阿缟:齐国东阿(今山东东阿县)出产的丝织品。缟(gǎo):未经染色的绢。 谏逐客书 【7】瓮(wèng):陶制容器,古人用来打水。【8】缶(fǒu):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秦人将瓮、缶作为打击乐器。 【9】髀(bì):大腿。搏髀:拍打大腿,以此掌握音乐唱歌的节奏。 【10】郑卫桑间:指当时的俗乐。 【11】韶虞:韶是虞舜时期的乐曲,故称韶虞。 【12】武象:周武王时的乐舞。 【13】韶虞武象:指当时的雅乐。 倘若用来装饰后宫、充任堂下、赏心快意、怡目悦耳的一切,必须是出产于秦国的才可以用的话,那么用宛珠装饰的簪子、缀有珠玑的耳饰、细缯素绢的衣裳、织锦刺绣的服饰就不能进呈到大王面前,而时髦优雅、艳丽多姿的赵国女子就不能侍立在身旁。那击瓮敲缶,弹筝拍腿,同时歌唱呼喊发出呜呜之声来怡目悦耳的,才是真正地道秦国的声乐。而郑卫之地的民间俗乐、韶虞武象的雅乐歌舞,则是异国他邦的音乐。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 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现在舍弃击瓮而追求郑卫俗乐,撤下弹筝而采取韶虞雅乐,像这样做为什么呢?只不过是图眼前称心如意,适合观赏罢了。 现在用人却不这样。不问青红皂白,不论是非曲直,不是秦人就得离去,是客卿的就得驱逐。这样做,所重视的是女色、声乐、珍珠、美玉,而所轻视的则是人啊。这不是用来占领天下,制服诸侯的方针政策啊。 第三部分:用物与人类比,列举事实说明爱异国物、逐外国人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谏逐客书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鬼神:先秦时期鬼、神常合称。 【2】五帝:指黄帝、颛顼(zhuān xū )、帝喾(kù)、尧、舜。 【3】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 【4】黔(qián)首:以黑巾裹头,指平民。 谏逐客书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xiāo)勇。因此,泰山不排斥泥土,所以能形成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选择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拒绝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他邦,那样就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福赐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

文档评论(0)

55000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