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诗文
项脊轩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2、公安派继承了李贽精神 公安派:“公安三袁” 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有《白苏斋集》。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有《袁中郎全集》。 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有《珂雪斋集》。 公安派理论主张:“性灵说” 1.“代有升降,法不相沿” 2.“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尚“变”崇“真” 公安派的创作实践: 直抒胸臆、雅俗共赏而轻巧 。如《虎丘》 。 * 复古风气浓厚 元末已露端倪。 明初高启等人“随事模拟” 明中期“前后七子”推向极致 反复古风气 李贽 “公安三袁” 明末小品文 复古与反复古 一、明初诗歌与散文 1、高启 兼师众长,随事模拟。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 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2、宋濂 宋濂(1310——1381),“开国文臣之首”。 自然流畅,笔力雄健,醇正有余,恣肆不足。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3、刘基 刘基(1311——1375),开国功臣之一。 《卖柑者言》、《郁离子》等寓言体散文揭露时弊,多所讽喻。 4、台阁体 “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大多歌功颂德、粉饰太平,风格平正典丽 。 杨士奇《赐游西苑同诸学士作》 东风御苑物华新,吉日游观命近臣。金瓮特颁千日酝,玉盘兼赐八珍淳。翠含杨柳桥边雾,香泛芙蓉水上云。鱼跃鸢飞皆化育,须看海宇颂皇仁。 写游苑。 杨荣《随驾幸南海子》 天开形势庄都城,凤翥龙蟠拱帝京。万古山河钟王气,九霄日月焕文明。祥光掩映浮金殿,瑞霭萦回绕翠旌。圣主经营基业远,千秋万岁颂升平。 写扈驾。 台阁体流行的原因: A 作家生活阅历的限制。 B 明初的确出现了安定繁荣的形式,掩盖了社会矛盾。 C 明初两位帝王的文化高压与钳制政策使人们不敢说真话,表露真实感情。 5、李东阳与茶陵派 表现广阔的生活视角,流露个人的真情实感 。 “诗学汉唐” 。 李东阳《春至》 “东邻不衣褐,西舍无炊烟”,“流离遍郊野,骨肉不成怜” 。 《马船行》 “凭官附势如火热”,“乘时射利习成俗” 。 《茶陵竹枝歌》(其七)“春尽田家郎未归,小池凉雨试絺衣。园桑绿罢蚕初熟,野麦青时雉始飞。” 李东阳《幽怀》(其四) 懒携竹杖踏莓苔,寂寂残樽对雨开。 开口只应心独语,闭门休问客谁来。 幽居有道堪藏拙,巧宦逢时亦自才。 试问白头冠盖地,几人相见绝嫌猜? 仕途中的孤寂与厌倦。 二、明中期诗文 1、前后七子 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 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 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 “文自西京、诗自天宝以下,俱无足观”。 2、唐宋派 嘉靖年间 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 重弹“文道合一”,认为“文与道非二也” 。 不主张模拟,宋元诸名家也“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 宗唐拟宋 归有光的散文的长处在于捕捉日常生活、特别是自己的家庭生活中的平凡琐事和普通的人物,进行细心刻画,寄托自己真实的感受,充满中国人都熟悉的亲情的温暖与对亲人的怀恋与伤感。不足之处在于感情过于琐碎,缺乏大的气象。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