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一语文必修3第七课《李商隐诗两首》课件(第二课时).ppt

高一语文必修3第七课《李商隐诗两首》课件(第二课时).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必修3第七课《李商隐诗两首》课件(第二课时)

李商隐诗两首 第二课时(讲读《马嵬(其二)》) 1.吃透文本 《马嵬》(其二)的主旨 首联写传闻有术士在海外仙山见到杨贵妃,却并无实据,徒然悲叹,而“他生”之约,难以实现。颔联承上铺写,承上两句“徒闻”“未卜”之意暗指杨玉环被缢于马嵬之事。颈联连入实事,写六军愤慨之情与长生殿山盟海誓。尾联以反诘语气反衬作结。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问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教训。 2.疑难探究 (1)《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如何? 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2)请简析《马嵬(其二)》的巧对。 从对偶上看,这首诗也是颇为后人称道的。中间两联,仅仅四句28字,却呼鸡驱虎,驻马牵牛,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穿凿之嫌。另外,以“六军”对“七夕”;以“驻马”对“牵牛”,都是借对的妙用。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如“驻马”是指军队停滞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的意思。杜甫的诗中,这样的借对很多,如“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漫成》),以“清”(青)对“白”。这一点,李商隐也是学杜甫,但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唐宋以后,律诗对偶往往以借对为高,因为不容易,且富于幽默情趣。对于这首诗的对句,古人有不同的看法。金元时期的方回认为“六军、七夕、驻马、牵牛,巧甚”(《瀛奎律髓》),清代的吴乔更是大加赞赏:“叙天下事而六、七、马、牛为对,恰似儿戏,扛鼎之笔也。”(《围炉诗话》)但也有不同意见,明代的吴昌祺认为“虎鸡马牛同用,亦一病”(唐汝询《唐诗解》),清代的屈复认为“空闻、无复,熟套语七八轻薄”(《唐诗成法》)。一般认为,后面的否定意见过于拘泥传统,只要出语自然恰切,当然也是可以入诗的。 (8)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很多,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虽然各有特色,但从思想内容上看,大多数诗都是把罪责归给杨贵妃的,而为唐玄宗辩护的。李商隐这首诗,却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是别开生面的,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请简要分析一下。 从思想内容上看,这首诗并不像别的诗篇那样,把所有的罪责都归到杨贵妃一个人头上,认为她是红颜祸水,认为她的存在,是导致唐朝的“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而对唐玄宗也仅仅认为他是受杨贵妃的迷惑,才导致唐朝的衰败。 而李商隐的诗则不是这种观点,他认为“马嵬之变”之所以会发生,也有唐玄宗的原因,颈联中“当时七夕笑牵牛”,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马嵬之变”五年前的七月七日)玄宗以为可以和杨贵妃天天在一起,对天上牵牛织女一年一度的会见还加以嘲笑。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所暗含的意思,即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对玄宗也加以指责。另外,“六军同驻马”这一句能看出唐玄宗的自私虚伪,既然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则永不分离,可现在呢?在紧要关头,还是要把杨贵妃赐死,来换取自己的苟且偷生,此诗都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唐玄宗。 【答案】 C(A项中“禅”应读“shàn”;B项中“惘”应读“wǎnɡ”;D项中“蜃”应读“shèn”。) 【答案】 D(A项中“驻马”指“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B项中“可”译为“难道、哪能”;C项中“徒闻”指“空闻,没有根据的传闻”。)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作者抓住最有特征的事物,只用“虎旅传宵柝”五个字,就烘托出逃难中的典型环境,而主人公的狼狈神态和慌乱心情也依稀可见。 B.七夕,指农历七月七日夜,也称乞巧节。 C.“不及卢家有莫愁”是唐玄宗慨叹自己的嫔妃们都比不上莫愁女漂亮。 D.“他生未卜此生休”是说不管来生怎样,今生的夫妻缘分已经断绝了。 【答案】 C(这句是用典,意思是不如普通百姓夫妻恩爱,能长相厮守。)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很多,本诗和其他大多数诗一样,把罪责推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 B.“空闻”句,用“虎旅传宵柝”五字,烘托出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从中,主人公的狼狈神态和慌乱心情,也依稀可见。 C.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传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环境和心境,跃然纸上。 D.“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